老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寫作,不能不用人民的語言。“五四”傳統好的一面,在寫理論文字時,可以採用。創作還是應該以老百姓的話爲主。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語言,從人民口頭中,學習簡練、乾淨的語言,不應當多用歐化的語法。
有人說農民不懂“五四”以來的文學,這說法不一定正確。以前農民不認識字,怎麼能懂呢?可是也有雖然識字而仍不懂,連今天的作品也還看不懂。從前中國作家協會開會請工人提意見,他們就提出某些作品的語言不好,看不懂,這是值得警惕的,這是由於我們還沒有更好地學習人民的語言。
第七個問題:應當如何用文學語言影響和豐富人民語言?
我在三十年前也這樣想過:要用我的語言來影響人民的語言,用白話文言夾七夾八的合在一起,可是問題並未解決。現在,我看還是老老實實讓人民語言豐富我們的語言,先別貪圖用自己的語言影響人民的語言吧。
第八個問題:如何用歇後語。
我看用得好就可以用。歇後語、俗語,都可以用,但用得太多就沒意思。《春風吹到諾敏河》中,每人都說歇後語,好像一個村子都是歇後語專家,那就過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