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物風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正能有治世的,不在於真實存在,而在於執念責任。”
顧黎明讀完那一行小字,就合上了「小抄」。作爲一個剛剛步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孩,他確實需要一本小抄。
“正所謂工作即是磨損,而磨損即是工作。一個人終將倒下,總要有人互相扶持。”顧黎明到底是應該笑還是哭呢,“我又不是醫生,怎麼可能行醫呢,有傷德行。”
“讓你描述病情,不是子虛烏有地發表感嘆。如果認識不當,我會記錄檔案。”蕭醫生指摘。
“描述病情肯定是不行的。”顧黎明換了個思路,“醫生,都說病從口入,那你說,按照當前的現實,中國進入大維修時代,那麼逾期未進行修理的房屋會釋放什麼有害人體的氣體嗎?”
“不清楚,就當前看來,幾乎不會有人對醫學和建築學進行交叉學科,只會說多通風,根本不會深究所謂的課外知識。”蕭醫生也是十分健談地翻閱英文書籍。
“所以也就是習慣能夠決定自身病情的嚴重與否,只是你們沒有點明罷了。”顧黎明似乎沒有注意到蕭醫生的不悅,畢竟他一向如此。
“習慣?!不,不是習慣。而是環境病,在高溫下工作已經被人們養成習慣,卻忽視了自身酶的最適溫度,”蕭醫生說出了一句不負責任的話。
“確實,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出現大風災的可能性加劇。”顧黎明一直就是這樣,口無遮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