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閒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受的罪最大,但他並沒有向菩薩求救。
我們再看豬八戒:“不期撞着菩薩,萬望拔救拔救。”再看孫悟空:“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他們都是主動向菩薩說好話求救的。
沙僧沒有向菩薩求救,是菩薩主動要幫助他的。
菩薩向他保證“教飛劍不來穿你。復你本職。”這兩個條件時,沙僧爽快地答應了,並說“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這句話說明沙僧非常重視前程,生怕誤了。
然而,沙僧在取經路上的一貫表現,毫無賣力進取之心,又否定了他重視前程,他壓根都沒幻想再回到天庭去官復原職!就算後來封爲金身羅漢,也沒像豬八戒那樣表示不滿,職務高低無所謂。這就奇怪了,沙僧究竟要什麼?
菩薩的兩個條件:1.教飛劍不來穿你。2.復你本職。
既然沙僧不看重第2個條件,那麼,他必然看重的是第1個條件!既然他這麼看重第1個條件,就說明“七日一次,飛劍穿胸百餘下”的痛苦,他已經無法忍受!
玉皇大帝爲什麼要如此折磨他呢?難道僅僅只是因爲打破了一個杯子麼?不太可能!豬八戒調戲嫦娥也只是貶下界來,沒有別的附加刑罰,(錯投豬胎的責任是他自己,不是玉帝),難道沙僧犯的罪比八戒還大?
如果沙僧真的犯了什麼罪,他貶下來就應該去投胎!沙僧並沒有投胎,這就說明玉帝沒有用明文規定的天條來處分他。那麼,沙僧在流沙河受罪,就只能說明是玉帝用的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