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攤主見狀,連忙上前介紹:“這是南唐畫家徐熙的真跡,索價二十萬文。二位若是有意,可以細細觀賞。”
李清照和趙明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渴望。他們將畫帶回家中,日夜賞玩,幾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畫中的牡丹彷彿在紙上綻放,讓他們愛不釋手。但是,面對如此高昂的價格,他們最終還是無力購買,只能戀戀不捨地將畫歸還給了賣家。
夫婦二人“相向惋悵者數日”,心中充滿了失落和遺憾。但他們知道,真正的財富不在於金銀財寶,而在於心靈的滿足和彼此的陪伴。在這個繁華的世界裏,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角落,過着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享受着知識與愛情帶來的無盡喜悅。
夜幕降臨,李清照和趙明誠在燈下對弈,棋子落在棋盤上的聲音清脆悅耳。他們的對話充滿了智慧的火花,如同琴瑟和鳴,和諧而美妙。在這個平凡的日子裏,他們的感情日益深厚,享受着屬於他們的寧靜時光。
在這段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裏,對於趙李二人而言,卻是他們生命中最珍貴、最溫馨的時光。然而,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北宋末年,一個動盪不安、風雨飄搖的時期。金兵的鐵騎正蓄勢待發,準備南下侵犯中原,而王安石的變法運動,旨在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卻不可避免地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這導致了朝廷內部的嚴重分裂,新舊兩黨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黨爭如同熊熊烈火,無情地吞噬着一切。
在這個巨大的政治漩渦中,無數的生命和夢想被撕裂,被摧毀。更何況,趙李二人正身處這個漩渦的中心——繁華而又脆弱的汴京。這裏是權力的中心,也是風暴的眼,每一絲風起雲湧都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險。每一天,他們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着那份脆弱的平靜,同時,也在爲即將到來的風暴做着準備。
李清照出嫁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因是蘇軾的學生被列入元枯黨籍人,不得在京城任職,趙家屬於新黨陣營,而李格非出於蘇門,自然就和新黨站在了對立面上。
陽光透過精緻的木窗,斑駁地灑在李清照的書房內。她手中的筆頓了頓,墨跡在宣紙上緩緩擴散,如同她此刻的心情,複雜而又難以言說。她的父親,李格非,因是蘇軾的學生,被列入了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李清照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回想起父親那堅定而又慈祥的面容,他總是教導她,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要保持一顆純淨的心。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政治的漩渦將她最敬愛的人捲入了無底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