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聖杰特魯德青年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在莉莉的記憶裏,那裏原先是個沒有任何危險的地方。東德政府允許民衆跳傳統舞蹈,因此儘管夜總會設在教堂的地下室,政府也不會多加干涉。另一方面,政府也樂於見到奧多·沃斯勒這樣的年輕牧師和年輕人談論戀愛和性,因爲奧多似乎秉持着和政府相似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觀念。
但在兩年後的現在,聖杰特魯德青年會似乎不像以前那般單純了。晚會不再以傳統舞蹈開場,樂隊一開場就響起搖滾樂,年輕人跟隨音樂跳着世界流行舞步。跳了一會兒,莉莉和卡羅琳會邊彈吉他邊唱一些關於自由的歌曲。晚會總是以奧多牧師引導的討論結束。這些討論通常會發展到政府禁止的領域:民主、宗教、東德政府的種種缺點,以及西方生活的莫大影響力。
這類話題在莉莉家裏已經司空見慣。但對有些孩子來說,聽到政府被指責、共產主義受到挑戰卻是種新奇的經歷,會讓他們感到自己不被束縛。
這類討論不光在聖杰特魯德青年會進行。每週有三到四個晚上,莉莉和卡羅琳會帶吉他到不同的教堂和柏林附近的隱祕住宅進行表演。她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危險,但都覺得反正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卡羅琳知道,只要柏林牆還在,自己和瓦利就不能重新聚首。美國報紙報道了瓦利和卡羅琳的事情以後,斯塔西把莉莉逐出校園,以示對弗蘭克家的懲罰。莉莉現在只能在交通部食堂做女招待。莉莉和卡羅琳都下定決心不被政府所擊垮,兩人在地下反對共產黨政府的年輕人中非常有號召力。她們製作的歌曲錄音在歌迷當中不斷相傳。莉莉覺得只要堅持下去,希望就不會破滅。
聖杰特魯德青年會對莉莉有着另層吸引力:在那裏能見到索爾斯滕·格雷納。索爾斯滕二十二歲,一張保羅·麥卡特尼似的娃娃臉使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幾歲。他和莉莉一樣熱愛音樂。最近剛和一個名叫赫爾加的女孩分手。在莉莉看來,赫爾加不夠聰明,根本配不上索爾斯滕。
1967年的一天晚上,索爾斯滕把披頭士最新發行的唱片帶到聖杰特魯德青年會。唱片的一面是首名叫《潘尼小巷》的歡快歌曲,年輕人們在它的伴奏下跳着熱舞。另一面是《永遠的草莓地》,莉莉和參加晚會的其他人在這首歌裏地跳着夢幻般的慢舞,他們的手臂像水下植物一樣隨音樂慢慢擺動。他們一遍遍地播放着這兩首歌,隨音樂起舞。
有人問索爾斯滕這張唱片是哪來的,他神祕地拍拍鼻子,什麼話都沒說。不過莉莉知道唱片的來歷。索爾斯滕的叔叔霍斯特每週都要開着載有東德的出口貨物——布匹和廉價衣服的貨車去西柏林。回來時總會帶上連環漫畫、流行音樂唱片、化妝品和時裝,並把其中的一部分送給邊防兵。
莉莉的父母覺得音樂很無聊。對他們來說只有政治是嚴肅的。他們不知道,對莉莉這代人來說,即便是愛情歌曲也可能帶有政治含義。唱歌和玩吉他不僅與長髮和奇裝異服聯繫在一起,還和種族之間的寬容以及性自由息息相關。披頭士樂隊和鮑勃·迪倫在每首歌裏都對老一代人發出宣告:“我們不用你們的方法行事。”對東德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刺耳的政治宣言,東德政府知道這些唱片的政治色彩,禁止它們在東德流通。
警察趕來的時候,年輕人們正沉醉在《永遠的草莓地》的節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