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大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954年的年終前,永陵永明兩府較往年要熱鬧許多,與北面的幾個州府受戰亂影響不一樣,這兩府可以說是戰事的受益者。
爲備戰而生產大量的軍需物資,陸記臨時僱請了大量的人力,從而帶動勞動力市場的興旺,這只是其一。其二是因爲土豆紅薯的大規模種植,糧食不再短缺,民衆的喫飯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
還有一個原因也跟陸記有關,爲陸記供應各種原料的各級商家也賺得盆滿鉢滿,有錢了就產生大量的消費,從而間接帶動周邊的相關產業。
單以陸記出售產品的產值而言,若用後世的GDP計算,一個陸記差不多相當於永陵永明兩府的GDP還多。陸記又將這些錢財,大部分用於建設、用於流民的安置,從而形成一個經濟微循環。
這種發展是病態的,也是工業化初期的必然產物。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透支,是對其它地區的經濟殖民。
永陵永明兩府的興旺,在這個動亂的年代,在周圍都兵戰不止的世道,顯得很奇葩、很難得,稍有些頭腦的人都明白陸記在其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因此,當陸少峯邀請杜、唐兩位刺史在年前到一號基地共謀來年之事時,兩位大人都欣然應諾,甚至還有些迫不及待。
從七月底戰事結束,到年前的四個多月中,陸記以其不可思議的發展速度,讓這兩位本土精英驚掉了下巴。
這二人都是有見識的,當陸記的蒸汽機、發電機、電動機橫空出世,陸記安置的三萬多流民開始發揮生產力的作用時,他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陸記勢力必然要擴張,兩府首當其衝,已成爲陸記最紮實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