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劍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跟吳娥搭班的民族老師是依力布,一個勤快的柯爾克孜族女子。午餐時,吳娥叫孩子們“喫湯要小心,拿好小勺子”,而依力布把“勺”念成了“所”。吳娥以爲依力布發音不正,就對老師進行了糾正。誰知依力布說,在新疆阿克陶,這個字不應該念普通話的音,因爲當地人民非常忌諱,認爲是嘲笑的意思,是“傻子”的意思。
吳娥其實特喜歡少數民族語言,覺得聽起來別有風味。但園裏規定,要倡導孩子們完全說國語,爲孩子們提供語言環境,這點吳娥是理解的。當面對一個餐具,國語竟然不能念標準的國語,這個道理被依力布說出來,讓吳娥不由一愣。但吳娥很快認同了,跟着依力布一起改了發音。
這一天下午,吳娥從幼兒園用完晚餐,寫完工作日記,就從幼兒園回實驗中學住處。工作日記裏,吳娥自然寫下了尊重民族風俗這件小事。一路上,吳娥獨自行走,念着“勺子”的發音,感覺特有意思,就想着要把這趣事說給爸媽聽。夜幕降臨,爸媽一定去體育館散步了吧,吳娥通起了視頻,果然是小鳥巢的塑膠跑道上。
吳娥說,我這裏還是白天,你們看,藍藍的天空,紅色的晚霞,多美!媽媽說,美是美,就是太偏遠了!吳娥糾正說,不是新疆太偏遠了,而是江西太偏遠了!北京太偏遠了!哈哈哈!還記得去年在新疆伊犁時當地嚮導說的話嗎?
爸爸問,新疆天氣好,天一直這麼藍嗎?吳娥說,天氣就像心情,總是分成兩種,有好就有壞。爸爸說,這好壞又是由什麼決定呢?吳娥說,阿克陶的天氣由帕米爾的風決定,吹西北風時是好天氣,割東南風時就是“下土”。
下土天?不就是沙塵暴嗎?爸爸擔心地說。吳娥說,下土天,就是東南風,從沙漠割來了塵土。這幾天,我們這已經好些天沒有見着太陽了,不是下土就是下雨,今日終於得見冬日暖陽,真可把我舒服壞了。中午的時候,陽光透過幼兒園的窗戶溫暖地普照,讓我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個午覺。真是太久沒有感受這樣的舒服了!
爸爸說,那你說跟我們這些嚮往新疆的人,說說新疆的天氣吧。吳娥說,我們這裏下土是常有的事,比下雨天的天氣要多許多。這裏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沿,帕米爾高原東麓,是天山與崑崙山交匯的地方。當東南風起時,沙漠上的黃沙吹來,遮雲蔽日,那就下土了。而西北風吹起來的時,就像今天這樣晴空萬里,空氣清新,藍天白雲,是實實在在的好天氣。
爸爸問,那帕米爾的風,是好的時候多,還是壞的時候多?吳娥說,一年中東南風和西北風似乎總是交替進行,你方唱罷我登場,春夏季節沙塵天氣多一些,秋冬季則是晴朗天佔上風,當地朋友都已經適應了下土的天氣,外來之人則會盡量少出門、戴口罩。
媽媽說,塵土喫多了不好,容易得肺病,當地人喫多了,也會喫豬血打塵嗎?吳娥聽了,笑着說,這裏是少數民族,只喫牛肉羊肉,豬肉可是禁忌啊!他們說對下土天氣不必過於擔心,因爲這裏的土都是乾淨、綠色的土,大膽喫就是了,喫了還更會聰明,整個南疆,工業企業都是比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