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e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使是在新中國,貴金屬礦區的管理都是嚴苛到不近人情的,也沒辦法,財帛動人心啊。
至於古代,那更是無論何處的金銀礦都是吞噬人命的地獄之眼,礦工們僅僅因爲懷疑就被鞭打致死是家常便飯。
劉盈的心善,絕不是王老爺子那種眼裏見不得窮人的僞善,而是要想辦法在災難未發生前便防微杜漸。
爲此所能設計的一整套方案便是人際隔離,生產與冶煉分離。
佐渡島孤懸海外,大海就是天然的隔離牆。
而石見銀山雖然在本州島之上,然而茂密的山林無法耕種,在佈滿各類野獸的山林之中孤身跋涉數十乃至上百公里也是對人體力和精神的極大考驗。
在古代,主要也就是靠隔絕農業區和礦區的方式確保礦工難以叛逃,甚至於爲此減少糧食配給,降低開採效率也在所不惜,爲的就是體力匱乏的勞工無法在監視下攜帶着金銀逃入山林,或者逃出了也無法生存。
而劉盈另有新的方式,金礦石此時的主要提煉方法還停留在汞齊法,也就是使用水銀將黃金溶解,之後再加熱使水銀蒸發獲取大塊的黃金,由此而產生的大量汞蒸氣勢必會以急性或慢性的各種方式奪取人的性命。
而要控制水銀的流向相比之下並不算困難,漢朝水銀的主要生產商依然是巴寡婦清的後人,劉盈大手筆地購置水銀本來也不是爲了生產黃金,而是製造火帽與雷管所必須的雷汞,因此向沿海流動的水銀未免格外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