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明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文哲並沒有理睬那些武將,當他看見楚凡點頭還以爲是對自己的贊同,隨後繼續說道:“若我們能夠以寬容之心對待俘虜,不僅能夠贏得人心,更能在各國之間樹立起魏國的仁義形象。
長此以往,周邊國家將不再視魏國爲威脅,而是作爲學習的榜樣。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實現長久的和平與穩定,讓魏國在各國之間獲得更高的聲望和尊重。”
在朝堂之上一些文官在聽取了孔文哲的言論之後,紛紛感到他的觀點非常有道理,言辭之中充滿了智慧和正義。
然而,與此同時武將們對孔文哲的厭惡感卻在逐漸加深。他們認爲如果單純的仁義道德真的能夠解決問題,那麼歷史上就不會發生匈奴入侵魏國這樣的悲劇,也不會有那麼多英勇的將士因此犧牲。
武將們心中暗想:這些文官們在朝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述着他們的大道理,但在真正的戰場上,卻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如果這些文官的家人,他們的妻子、兒女和父母,也遭受了匈奴人的屠戮,他們是否還能如此寬容大度地談論仁義道德呢?
當然楚凡並不會輕易被說服,他深知儒學在治理百姓方面確實是一門深奧且實用的學問。
然而,如果將儒學的教義應用於帝王和朝廷的百官,那麼在其他人看來,這種做法可能會顯得相當愚蠢。如果對這些匈奴人採取優待政策,或者直接釋放這些俘虜,那麼一旦匈奴人恢復了力量,難道他們不會再次對魏國發起侵略嗎?
楚凡繼續開口說道:“孔翰林,您認爲如果我們對匈奴的俘虜施以善待,那麼在他們因缺乏糧食而陷入困境時,他們還會選擇入侵我們的魏國嗎?”
孔文哲回應楚凡的疑問,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孔文哲回答道:“如果匈奴人真的因爲糧食短缺而陷入困境,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向他們出售糧食或者借給他們糧食,以此來緩解他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