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雕刻在鐘樓上的宿命 (第3/4頁)
趙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或者深夜中的巴黎聖母院更讓人迷戀。因爲很冷,便渴望着某種宗教的光芒。我一直覺得人可以沒有宗教,但是不能夠沒有宗教感。宗教感是人類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那會讓你永不放棄自己,讓你有懺悔之心,甚至有罪惡感,有一種神聖的精神需求。
也是雨果讓我終於認識到,其實人是很難成爲他自己的。即或是,即或你的心是屬於你的,但你的靈魂、你的血脈也不是你能支配的。你以爲是你自己走出的人生的每一個腳步,其實都是別人事先爲你安排的。所以你只能茫然前行,哪怕前邊是陷阱,你也終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跟着那命運,直到,生命最後的那一刻。
第二天清晨下起了雨,而到巴黎聖母院的行程就被安排在了陰冷的雨中。不知道爲什麼自從來到歐洲,凡是我們要去參觀教堂的時候,都會在這種悽迷的天氣中。那大概也是上天的安排,是那種所謂的“宿命”吧。陰雨會讓人陡生憂鬱,在慕尼黑參觀聖母院的時候黑雲壓境;在科隆參觀大教堂的時候更是頃刻之間大雨傾盆;而巴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下起了雨,雨雖然不大,但卻綿綿密密,足以讓人沒了心情。而更令人驚奇的是,每一次離開教堂那樣的地方之後,又會陡然地陽光燦爛。難道教堂就是讓人憂鬱悲傷的地方嗎?
當你真的來到了聖母院前,當你終於得以那麼近地觀望着她,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沒有了神聖感,甚至也沒有了雨果所給予你的那種令人震撼的暗示。以至於連夜遊塞納河的那種期望都無影無蹤,也沒有了此前幾次遠遠看到聖母院時的那種由衷的感動。
而這就是巴黎聖母院。你就站在她的正前方,看着她的塔樓,她的尖頂,她的雕塑,和她的那麼美麗的花窗。這就是你很多年來一直想來的地方,你夢中的地方,這就是你心中那真實的神聖,你不敢接近的,你認爲那是個祭壇的地方……但這確實就是巴黎聖母院。
很多人站在教堂前的一塊銅牌前,據說這裏就是那個法國古老王朝時期所有公路的起點。後來不知道什麼人又將這塊牌子賦予了更爲美好的含義,說你只要繞着銅牌轉上一圈,就能有機會盡快回到巴黎來。於是女兒去轉了這一圈,因爲她想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交流到法國來學習藝術。她覺得要想學好藝術史,不到法國是不完美的。當然還有羅馬。
我們在不同的方位觀看着這座建築。這時候我覺得我已經忘記了雨果,甚至忘記了宗教,而只把這座教堂當作了真正的哥特式建築來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