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托爾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於本書中的人名、地名數量極多,這份索引不但提供了頁數參考<sup><small>[18]</small>,而且對每個人名、地名作出了簡短說明。這些說明並沒有概括正文提到的全部內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說明也大多寫得極短。然而這樣一份索引仍然難免龐大,我採用了各種方法來精簡篇幅。
這個精簡過程主要涉及這樣的事實—精靈語名稱的英語譯名也經常作爲名稱獨立使用。例如,辛葛王居住的地方既稱爲“明霓國斯”,又稱爲“千石窟宮殿”,有時二者還同時出現。我對這類情況的基本處理方法是,將精靈語名稱和它譯成的含義列進同一條目,如此一來,條目下的頁數參考不限於當前條目本身(例如,“埃霍瑞亞斯”下的頁數參考也包括那些列在“環抱山脈”下的)。英語譯名只有在獨立出現時纔給出單獨的條目,但只簡單地指向主條目。說明中用引號括起來的部分是該名稱的翻譯,其中很多都在故事正文中出現過(例如:“孤島”埃瑞西亞),但我又另外補充了很多。還有一些未曾翻譯的名稱,相關信息收錄在《附錄》當中。
有很多頭銜和正式稱謂只以英語形式出現,沒有給出精靈語原文,例如“大君王”(the Elder King)和“兩支親族”(the Two Kindreds),這類名稱我有選擇地列出,不過絕大部分都已包括在內。除了少數幾個像“貝烈瑞安德”、“維拉”這樣頻繁出現的名稱,頁數參考都力求完整列出(有時還包括條目所指的主體出現,但沒有被直接提名的頁數)。對那些出現頻繁的名稱,我用了“見多處”這個說法,<sup><small>[19]</small>但有選擇地給出了重要段落的頁數參考。此外,有些諾多族王子被提及時僅僅是爲了介紹他們的子孫或家族,這種情況不作爲頁數參考列在其人條目下。<sup><small>[20]</small>
對《魔戒》的參考則列出書名、部數和章數。
關於譯名的說明
本版的譯名與世紀文景版《魔戒》一致,但與過去出版的聯經版及譯林舊版、譯林新版都有區別。爲方便讀者瞭解精靈語名稱的正確讀法,還列出了音標讀音註釋。
漢語普通話發音與精靈語、矮人語有極大不同,中文譯名不可能精確體現原文,只能儘量貼近,且不可避免會有種種妥協,還請讀者理解。此外,精靈語名稱的翻譯方法與現代英語名稱的標準翻譯方法必須有所區別。現代英語名稱通常不必考慮詞根含義,依照發音定字即可,但精靈語名稱通常由有意義的詞根組成,必須予以體現,不能單純依照發音來定字。例如,-rond與-lond對應的中文讀音相近,但詞根的含義大相徑庭:-rond意爲“穹頂”,故作“隆德”,而-lond意爲“港口”,故作“瀧德”。
精靈語名稱翻譯的原則可以概括爲:(1)譯名首先體現詞根,不成詞根的部分再參考讀音選擇用字(例如Noldolantë,-lantë作爲詞根譯作“蘭提”,故該詞譯作“諾多蘭提”,而不是採取lan譯作“藍”的原則譯成“諾多藍提”)。(2)相同詞根儘可能採用相同譯法,不同詞根儘可能採用不同譯法;詞根譯法參見本書的附錄部分。(3)相同讀音儘可能採用相同譯法,不同讀音儘可能採用不同譯法。
下表包含若干詞根,但不拘泥於詞根。
<img src="/uploads/allimg/200513/1-200513234A29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