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對這些風格迥異的熱心人,教士不得不反覆澄清,這個動物園並非宗教場所,至少不是一座寺廟,它只是用來欣賞野生動物的,以上帝的名義。周圍的人每次都高興地點頭,表示完全贊同他的說法,然後繼續我行我素。可教士知道,無論上帝還是佛祖,在他們心目中大概都是一回事。
在這期間,動物們仍舊待在客棧的馬廄裏。不過它們的待遇和之前大不相同。赤峯居民對待它們的態度越發恭謹。除了萬福和虎賁之外,那五隻狒狒、鸚鵡和僅剩的一匹虎紋馬吉祥也被傳爲某些神祇的寵物。那些神衹的來源很雜,有佛教、道門、薩滿,甚至金丹道、一貫道和一些無法分類的草原信仰。在他們心目中,這麼多神仙派遣坐騎下凡來到赤峯,一定有一個大緣由。
甚至那一晚的混亂,也成了傳奇的一部分。大部分居民忘記了當時的恐懼,反而津津有味地開始回憶每一個細節。有幾個當晚遭遇了虎賁的轎伕和更夫成了社交界的寵兒,每次都被旁人要求講述親身經歷,並引來無數羨慕和驚歎。聽完故事的居民會跑到馬廄旁,彷彿想要去找動物們求證。
柯羅威教士很快發現,他每天花費最大精力的不是監督工程,而是把給萬福和虎賁磕頭的信徒們勸走。不過這一切辛苦也並非全無回報,在勸說過程中,總會有些人停下腳步,聽聽柯羅威教士的佈道。
教士的講述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新鮮的體驗。聽衆茫然、迷惑,眼神裏始終閃動着濃濃的興趣。他們最喜歡舊約裏的創世紀和出埃及記,卻對耶穌降生保持着一種略帶揶揄的敬畏態度。很可惜的是,聖心會曾經感化的那些信徒並沒出現在教士面前,他們不是被殺掉了,就是被嚇破了膽,不敢露面。
接觸多了,柯羅威教士發現赤峯的居民有一種淳樸的天性:他們在談論生意、祈求健康、出門遠行和詛咒仇敵時,會成爲不同神祇的信徒,哪怕這些神明不屬於同一體系,甚至自相矛盾,他們也處之安泰,並不會因信仰衝突而糾結,更不會覺得困惑或爲難。正如承德司鐸評價的那樣,赤峯居民的信仰是一團模棱兩可的霧氣,模糊不堪,難以捉摸,他們的精神世界凝結成形態不一的信仰支柱,每次都不相同。
在教士看來,就好像在這些人的腦袋裏,有一個龐雜的動物園。在這個動物園裏面,聚集着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待在自己的院舍裏,彼此相安無事,有時候還好奇地串串門。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可以完全佔據整個動物園。同時,赤峯的居民們還天真地認爲,整個世界就該如此運轉。
柯羅威教士忽然有點兒明白沙格德爾那句話了:“草原的天空寬曠得很,每一隻鳥兒都可以盡情飛翔。”
儘管在信仰的傳達上,教士暫時無法取得進展,但動物園的建設卻是實實在在地在推進。樂觀估計,動物園有望在秋天落葉之後竣工。整個建設過程很順利,唯一的意外是拱門在搭建時坍塌了一次,弄傷了四個泥水匠。
這純粹是一次意外。工匠們搭拱門時,要先把兩邊門框做成半懸空的曲形,下方用裹了稻草的泥柱托起來,然後再將兩邊曲形合攏。可在施工過程中,一個工匠誤將運土料的獨輪車撞在泥柱上,結果柱子一下被撞斷,連帶着上面的半個曲形以及四個正磨邊的工匠全跌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