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榆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信王微微一頓,目光堅定地掃視全場,繼續說道:“僅憑一封不知從何而來且內容含糊的書信,便要定其謀逆大罪,此乃草率之舉,難服衆心。臣深知陛下聖明,必不會僅憑一面之詞而妄下論斷。且張國紀之女張嫣貴爲皇后,張家與皇家聯姻,本就休慼與共,豈會有謀反之意?若因此事而使忠臣蒙冤,朝局震盪,實非大明之福。望陛下三思,徹查真相,還張國紀清白,以安朝堂人心。”信王言辭懇切,擲地有聲,其話語在朝堂之上回蕩,引得不少大臣紛紛點頭附和。
天啓帝高坐於龍椅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卻透着一絲難以掩飾的猶豫與掙扎。他的目光在魏忠賢與張國紀之間來回遊移,仿若在權衡着天平兩端那沉甸甸的利弊。
眼前的這封書信,看似平常無奇,可魏忠賢那言之鑿鑿的指控又讓他無法輕易忽視。他深知魏忠賢在朝中的勢力與手段,其黨羽衆多,耳目遍佈,若真如他所言,張國紀謀反一事屬實,那這無疑是一顆足以撼動大明根基的重磅炸彈。可張國紀的申辯又如此懇切,言辭間的真誠似乎也並非全然作僞,況且還有孫承宗站出來力挺,以張丹楓之事爲例,爲張家的忠誠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天啓帝的內心猶如被風暴席捲的海面,波濤洶湧,難以平靜。一方面,他害怕錯放了謀逆之人,致使大明陷入內亂的深淵,那他將成爲大明的罪人,愧對列祖列宗;另一方面,他又擔憂被奸人矇蔽,錯殺了忠臣,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使朝廷失去人心向背。他緊緊地握着扶手,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這寂靜得讓人窒息的大殿之上,每一秒的流逝都彷彿被無限拉長。天啓帝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念頭,他想起了往昔朝廷中的種種紛爭與暗流湧動,想起了那些似有若無的針對皇權的陰謀傳言。他深知這宮廷與朝堂之下,隱藏着無數不爲人知的祕密與權謀算計,而此刻,他必須在這迷霧重重中做出一個正確的抉擇,一個關乎大明命運與他自身聲譽的抉擇。可這抉擇是如此艱難,如同一把雙刃劍,無論怎樣選擇,似乎都伴隨着巨大的風險與未知。他的嘴脣微微顫動,欲言又止,那未出口的話語彷彿被這凝重的氣氛所吞噬,整個大殿瀰漫着一股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緊張與壓抑。
天啓帝在大殿上經過一番猶豫和掙扎後,最終做出了將張國紀免官放歸故鄉的決定 。
一方面,張國紀言辭懇切的申辯以及孫承宗以張丹楓之事爲例的力挺,讓天啓帝對張國紀謀反一事產生了疑慮,他意識到僅憑一封書信難以確鑿認定張國紀就是張士誠後人並意圖謀反。另一方面,天啓帝對張國紀之女張嫣皇后仍有夫妻之情,也不願因這尚無確鑿證據之事而輕易懲處皇后之父。
魏忠賢聽到天啓帝的裁決,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失望與憤懣。他那原本志得意滿的面容瞬間陰沉下來,嘴角微微抽搐,眼中閃爍着陰鷙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