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要中國隊球員拿球,就會看到有日本球員衝上去圍搶他們。
老實說,這一幕看的人挺違和的。賀平這個解說員都覺得奇怪說:“今天的日本隊球員好像突然化身爲狼了……”
看球的人都覺得奇怪,踢球的人更是如此了。
中國國奧隊的球員們在日本隊的逼搶下顯得很不習慣,這是他們賽前完全沒料到的局面——誰也沒想到日本會在比賽中踢的如此有侵略性……
日本隊的技術特點和踢球風格一直以來都很明顯清晰,堅持了很多年。那就是技術流、傳控流。要論侵略性,他們是遠遠不日韓國隊的,像這種積極奔跑,像狼羣一樣圍搶對手,那是韓國隊的標誌。
日本足球自從定下了學巴西的目標之後,就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他們結合自身人種特點,認爲細膩的技術和控制纔是日本球員最適合走的路。
他們堅持了這麼多年,差不多就跟巴塞羅那堅持Tiki-taka一樣,已經成爲日本足球的基因了。
因爲對創控球的重視,日本足球經常會出現非常厲害的亞洲一流的中場球員。比如最早的中田英壽,後來他的接班人中村俊輔,再後來就是如今的香川真司了,這些都是能在歐洲足球佔據一席之地的人。除了他們三個之外,還有很多出色的能在歐洲球隊踢上球的日本球員,都以中場球員居多。
有那麼一段時間,中國球迷當中有一個相當流行的觀點,那就是中國不缺好前鋒,也不缺好後衛,但缺好中場。而日本不缺好中場,卻就是沒有亞洲頂級的前鋒。由此可見日本足球在中場人才上的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