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如今,日本足球對中國足球的領先已經是全方位的,他們不僅有亞洲頂級的中場,也有亞洲一流的前鋒。
日本足球的這種技戰術特點風格,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成年國家隊裏,還包括各年齡段的國家隊,甚至是高中球隊。
其實可以把整個日本足球看做是一個放大版的巴塞羅那俱樂部,他們從青訓開始就強調足球風格的統一性,這樣他們的球員就很容易在成年球隊裏打出來,最大限度的提升成材率。
中國足球在這方面就完全不如日本,足球風格飄忽不定。二十多年前大家一說到中國足球的特點那就是“頭球好”和“快馬多”,邊路傳中加上中路頭球,是中國隊進攻的法寶之一,以至於有“中國頭球隊”的綽號。但當那一批運動員逐漸退出之後,中國足球的特點就越來越不鮮明瞭。在國家隊層面則是誰強跟誰學,風格飄忽不定,始終沒有一個固定下來的標準。這就導致中國足球的很多東西沒辦法延續下來,青少年培養也沒有方向。成績好就是碰運氣,但好運氣不可能總是常伴左右,運氣用完了怎麼辦?
跌入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處一片黑暗當中,根本不知道該往哪兒去。
日本隊知道自己該走什麼路,制定了一個“百年計劃”,就堅定不移地這麼走下去。
這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他們比較固執和遵守規則,有些時候他們留給世人的印象是刻板的,但刻板卻未必就一定是貶義詞。
最起碼,在足球上,他們的固執就讓他們收穫了累累碩果。
但也因爲固執和刻板,他們留給不少人的印象就是細膩的傳控型打法,身體對抗能力不夠好,和韓國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這是一種固定印象,類似於貼標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