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漢人傳說“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此論三代文化特點,雖屬想象之說,然以古人言古史,畢竟有幾分依據。大抵尚忠、尚文,全是就政治、社會實際事務方面言之,所謂“忠信爲質而文之以禮樂”,周人之“文”,只就夏人之“忠”加上一些禮樂文飾,爲歷史文化演進應有之步驟。其實西方兩民族皆是一種尚力行的民族,其風格精神頗相近似。商人尚“鬼”,則近於宗教玄想,與夏、周兩族之崇重實際者迥異。故虞書言禹爲司空治水,棄后稷司稼穡,而契爲司徒主教化。
</blockquote> <blockquote>
禹、稷皆象徵一種刻苦篤實力行的人物,而商人之祖先獨務於教育者,仍見其爲東方平原一個文化優美耽於理想的民族之事業也。厥後至春秋、戰國時,宋人猶每有不顧事實騁於理想者。惟孔子以宋人而祖世居魯,一面抱有偉大高遠之理想,而一面又深愛周文化之陶冶,極慕周公以來之政制,切於實際,可見於行事,遂成中國古代文化思想大成之聖人焉。【又按:中國古代文化孕育於北溫帶黃河兩岸之大平原,以農業爲主要之生活,因此其文化特別具有“着實”與“團結”與“和平”之三要素,不如印度之耽於玄想,亦不如波斯、希臘、羅馬之趨於“流動”與“戰爭”與“分裂”。吾人若一遊西安、洛陽、安陽、商丘以及濟南、曲阜諸平野,溯大河,歷廣土,茫茫乎,蒼蒼乎,徘徊俯仰之間,必能想象我民族先民偉大創基之精神於依稀彷彿中也。】
</blockquote> <h4>三、殷人文化之推測</h4>
根據殷墟甲骨文字,知商代耕稼、種植、牧畜、建造、關於人類生事各方面之文化程度,已頗象樣。
<blockquote>
關於耕稼方面甲文中有田、疇、禾、穡、黍、粟、來、麥等字,又有酒、鬯等字,祭鬯至百卣,見其時釀酒之盛。種樹方面,有圃、果、樹、桑、慄、絲、帛等字,知其時已有養蠶業。牧畜方面,有馬、牛、羊、犬、豕、豚、鶏、彘等,家畜、家禽之名稱極夥,知其時畜業亦甚盛。建造方面,有宮、室、宅、家、舟、車等字,知其時家屋建築與交通工具已相當進展。卜辭中行獵次數特多,此因卜、獵本屬相關,同爲屬於祭祀下之一種典禮。
</blockquote> <blockquote>
古代貴族以行獵爲典禮,亦即以爲娛樂此直到春秋乃至西漢仍然。不能據此謂其時“正從漁獵進展爲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