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積此數因,造成慘毒的黨錮之禍,“人之雲亡,邦國殄瘁”,黑暗腐敗的漢王室,終於傾覆,依附於王室的外戚與宦官,亦同歸於盡。而名士勢力到底還可存在,便成此後之門第。大一統政府不能再建,【因無共戴之王室。】遂成士族多頭之局面。
<h4>五、門第之造成</h4>
士人在政治社會上勢力之表現,“清議”之外,更要的則爲“門第”。
門第在東漢時已漸形成。
第一是因學術環境之不普遍,學術授受有限,往往限於少數私家,而有所謂“累世經學”。
<blockquote>
其最著者莫如孔子一家之後,自伯魚、子思以下,再五世孔順爲魏相。順子鮒,爲陳涉博士。鮒弟子襄,漢惠時博士,爲長沙太傅。襄孫武及安國。武子延年。安國、延年皆武帝時博士;安國至臨淮太守。延年子霸,昭帝時博士,宣帝時爲大中大夫。霸子光,歷成、哀、平三帝,官至御史大夬、丞相。自霸至七世孫昱,卿相牧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安國後亦世傳古文尚書、毛詩有名。其次西漢大儒伏生,世傳經學,歷兩漢四百年。【詳東漢伏湛傳。】又次如東漢桓氏,自桓榮以下,一家三代爲五帝師。【榮授明帝,鬱授章、和,焉授安、順,又焉兄孫彬,亦有名。】
</blockquote>
經學既爲入仕之條件,於是又有所謂“累世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