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累世公卿亦始西漢。如韋、平再世宰相,【韋賢、玄成,父子相宣、元。平當、平宴,亦父子相繼。】於氏爲兩世三公,【父定國爲丞相,其子永爲御史大夫。】時爲僅事。東漢則有四世三公者爲楊氏,【楊震爲太尉,子秉、子賜(司徒)、子彪凡四世皆爲三公。】又四世五公者爲袁氏,【袁安爲司空,又爲司徒,子敞及京,京子湯,湯子逢,逢弟隗,四世五公,比楊氏更多一公。】氏族之盛,西漢較之蔑如矣。
</blockquote>
“累世經學”與“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傳襲的勢力,積久遂成門第。
門第造成之另一原因,則由於察舉制度之舞弊。
地方察舉權任太守,無客觀的標準,因此亦於營私。一面是權門請託,一面是故舊報恩。兩者遞爲因果,使天下仕途,漸漸走入一個特殊階級的手裏去。
<blockquote>
明帝中元二年詔,已雲:“選舉不實,權門請託。”樊鯈上言,則謂:“郡國舉孝廉,率取年少能報恩者。耆宿大賢,多見棄廢。”順帝時,河南尹田歆謂:“今當舉六孝廉,多得貴戚書命,不宜相違。欲自用一名士,以報國家。”遂舉種暠(hào)。風俗通記南陽五世公爲廣漢太守,與司徒長史段遼叔同歲。遼叔大子名舊,小子髡,到謂郡吏曰:“太守與遼叔同歲,幸來臨郡,當舉其子。如得至後歲,貫魚之次,敬不有違。”主簿柳對曰:“舊不如髡。”世公厲聲曰:“丈夫相臨,兒女尚欲舉之,何謂高下之間”竟舉舊。世公轉南陽,與東萊太守蔡伯起同歲,欲舉其子,伯起自乞子瓚尚弱,第琰幸已成人。是歲舉琰,明年復舉瓚。瓚十四未可見衆,常稱病,到十八始出治劇平春長,上書:“臣甫弱冠,未任宰御,乞留宿衛。”尚書劾奏:“增年受選,減年避劇,請免瓚官。”此一事尤可見當時察舉情況也。
</blockquote>
及門第勢力已成,遂變成變相的貴族。自東漢統一政府傾覆,遂變成變相之封建。長期的分崩離析,而中國史開始走上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