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漢以來的統一政府,日趨龐大,其事可舉當時地方行政單位【郡、縣。】及戶口數論之。秦時全國分四十餘郡。西漢平帝時,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地東西九千三百零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東漢順帝時,凡郡國百有五,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民戶九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二百二十。
</blockquote>
且以中國疆域之展布,縱使大饑荒,亦必夾有豐收的地帶,要一般農民一致奮起,事亦不易。於是無可團結的社會,乃藉助於“宗教”與“迷信”。農民結合於宗教與迷信的傳播之下,而一致奮起,成爲東漢末年之黃巾。
<blockquote>
黃巾蔓延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置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
</blockquote>
然而迷信成分太多,宗教質地太差,容易發動,【數年內即傳播成熟。】不容易成功。
東漢王室並沒有爲黃巾所傾覆。
東方的黃巾,乃至西方的邊兵,【董卓一系的涼州兵。】均已逐次削平。若使當時的士族【河北有袁紹、公孫瓚、劉虞;四川有劉焉;荊州有劉表;淮南有袁術等。】有意翊戴王室,【其時外戚、宦官均以撲滅,獻帝亦未有失德。】未嘗不可將已倒的統一政府復興。然而他們的意興,並不在此。
漢末割據的梟雄,實際上即是東漢末年之名士。尤著者如袁紹、公孫瓚、劉表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