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十五日上,則門欄陛戟,警晝巡夜;十五日下,則教旗習戰,無他賦役。此後隋、唐府兵,則僅役二十日。
</blockquote>
其甲槊弓弩,並資官給。
遇出征,衣馱牛驢及糗糧,皆由公備。
這即是府兵制之大概。
府兵制長處,只在有挑選、有教訓;而更重要的,在對兵士有善意,有較優的待遇。將此等兵隊與臨時的發奴爲兵、謫役爲兵,以及抽丁爲兵相敵,自然可得勝利。古人所謂“仁者無敵”,府兵制度的長處,只在對自己的農民已表見了些人道意味。【史稱:“撫養訓導有如子弟,故能以寡克衆”是也。】從此軍人在國家重新有其地位,不是臨時的捉派與懲罰。
府兵制另一個意義在把北方相沿胡人當兵、漢人種田的界線打破了。中國農民開始正式再武裝起來。
<blockquote>
周書文帝紀:“西魏大統九年,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按:此雲“豪右”,即六等之民,下戶三等不得與,亦三國壯者補兵之意也。又隋書食貨志:“周武帝建德二年,【周書在三年。】改軍士爲侍宮,募百姓充之,除其縣籍。是後夏人半爲兵矣。”此皆周代兵制多徵漢人之證。又元魏本屬部族軍隊制,史稱魏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至西魏時多絕滅。恭帝元年,宇文泰以諸將功高者爲三十六國後,次者爲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及大定元年下令,前賜姓皆復舊。是先以漢軍功賜爲胡貴族,後則並去胡復漢。此處正可看出當時胡、漢勢力之推移。此下恭帝三年,即正式行“六官”之制。自鮮卑舊制貴族國姓變而爲六官,此尤政治組織之一大進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