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從此北齊、北周東西兩方的漢人,均代替到鮮卑族的武裝與兵權。
<blockquote>
北齊是全農皆兵,北周是選農訓兵,此爲者間之不同。
</blockquote>
所以自行“均田”,而經濟上貴族與庶民的不平等取消;自行“府兵”,而種族上胡人與漢人的隔閡取消。北方社會上兩大問題,皆有了較合理的解決。中國的農民,開始再有其地位,而北周亦遂以此完成其統一復興的大任務。
<blockquote>
一種合理的政治制度的產生,必有一種合理的政治思想爲之淵泉。北朝政洽漸上軌道,不能不說是北方士大夫對政治觀念較爲正確之故。北周書文帝紀魏大統十一年春三月令:“古之帝王所以建諸侯、立百官,非欲富貴其身而尊榮之,蓋以天下至廣,非一人所能獨治,是以博訪賢才,助己爲治,若知其賢,則以禮命之。其人聞命之日,則慘然曰:‘凡受人之事,任人之勞,何捨己而從人?’又自勉曰:‘天生儁七,所以利時。彼人主欲與我共爲治,安可苟辭?’於是降心受命。其居官也,不惶恤其私而憂其家,故妻子或有飢寒之弊而不顧。於是人主賜以俸祿、尊以軒冕而不以爲惠,賢臣受之亦不以爲德。爲君者誠能以此道授官,爲臣者誠能以此情受位,則天下之大,可不言而治。後世衰微,以官職爲私恩,爵祿爲榮惠。君之命官,親則授之,愛則任之。臣之受位,可以尊身而潤屋者,則迂道而求之。至公之道沒,而奸詐之萌生。天下不治,正爲此矣。今聖主中興,思去澆潙。在朝之士,當念職事之艱難。才堪者審己而當,不堪者收短而避。使天官不妄加,工爵不虛受,則淳素之風庶幾可返。”按:大統十年秋七月,魏帝以宇文泰前後所上二十四條及十二條新制,方爲中興永式,乃命尚書蘇綽更損益之,總爲五卷,班於天下。於是搜簡賢才,以爲牧守令長,皆依新制而遣焉。則是令乃蘇綽筆也。
</blockquote> <blockquote>
魏書道武紀天興三年十二月乙未天命詔、丙申官號詔,陳義皆至高卓。官號詔雲:“官無常名,而任有定分。桀紂南面,雖高可薄;姬旦爲下,雖卑可尊。一官可以效智,華門可以垂範。故量己者,令終而義全;昧利者,身陷而名滅。故道義,治之本,,名爵,治之末。名不本於道,不可以爲宜;爵無補於時,不可以爲用。”此等語殆是崔宏筆。北朝士大夫對於政治見解遠勝南士,於此可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