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要把握住盛唐社會情態,最好亦從當時幾項制度方面去看。</b>
<h4>一、唐代之貢舉制</h4>
唐代士人出身,可分三途:一生徒,由學館。【此沿漢代博士弟子制。】二鄉貢,由州、縣。【此沿漢代郡國察舉孝廉制。】三制舉。【此沿漢代賢良方正制,標目求才,由天子親臨試。】州、縣貢舉又分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經、進士。【外有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等諸種。】貢舉每年一次,爲求出身者所集中。【制舉無定期,不常有。學館往往有名無實,其生徒亦參加貢舉。而尤以“進士”科爲盛。】
<blockquote>
“秀才”須高才博學傑出始可應。貞觀中有舉而不第者,坐其州長,由是此科遂絕。“明經”只試帖經記誦,士人不貴。
</blockquote>
貢士得懷牒自列於州、縣。
<blockquote>
貢舉自北魏已推行,齊、隋選置多由請託,議者以爲“與其率私,不若自舉;與其外濫,不若內收”。是以罷州、府之權而歸吏部。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