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猶秦漢初年之博士及郎官。舊唐書職官志言:“翰林院有合練、僧道、卜祝、術藝、書弈,各別院以廩之。”【其見於史者,天寶初,嵩山道士吳筠。乾元中,占星韓穎、劉烜。貞元末,弈棋王叔文,侍書王伾。元和末,方士柳泌,浮屠大通。寶曆初,善弈王倚,興唐觀道士孫準。並待詔翰林是也。】亦有名儒學士,時時任以草制。【此亦視爲藝能之一。】乾封以後,始號“北門學士”。【因其常於北門候進止。】玄宗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徐安貞、張垍(jì)等爲之。】掌中外表疏批答、應和文章。此則猶漢武帝侍中內朝多任文學之士也。嗣乃選文學士號“翰林供奉”,分掌制誥、書勅。此則以內廷漸分外朝之權,正與漢武以侍中諸文士參預國政奪宰相權相似。
</blockquote>
玄宗時,【開元二十六年。】別置學士院,【在翰林院之南,始正式與翰林院分而爲二,然猶冒翰林院之名。因唐別有弘文館學士、麗正殿學士故也。】自此學士與待詔有別。
<blockquote>
趙璘因話錄:“文宗賜翰林學士章服,續有待詔欲先賜,本司以名上,上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且待別日。’”又文紀寶曆二年,省“教坊樂官、翰林待詔、技術官”云云,此種分別,猶如漢博士專尊五經儒士,而百家盡黜也。
</blockquote>
專掌內命。【凡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
其後選用益重,禮遇益親,至號爲“內相”。
<blockquote>
此則相權內移,正如漢代尚書代三公之實權矣。【興元元年,翰林學士陸贄奏:“學士私臣,玄宗初待詔內庭,止於應和詩賦文章。詔誥本中書舍人職,軍興之際,促迫應務,權令學士代之。今朝野乂寧,合歸職分。”識者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