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lockquote>
宋代則翰林學士,亦掌制誥、侍從備顧問,並有侍讀、侍講、說書等經筵官,亦與翰苑同爲政府中清美的缺分。
而館閣之選,更爲士人榮任。
<blockquote>
凡直昭文館、直史館、直集賢院、【此爲國史三館。太宗時新建三館,賜名“崇文院”。】直祕閣,【端拱初,就崇文院中堂建。】與集賢殿修撰、史館修撰、直龍圖閣,皆爲館閣高等。其次曰集賢校理,曰祕閣校理。官卑者曰館閣校勘,曰史館檢討。均謂之“館職”。記注官缺,必於館職取之。非經修注,不除知制誥。元豐以前,館職非名流不可得。凡狀元制科一任還,及大臣論薦,乃得召試,入格乃授,謂之“入館”。時人語曰:“寧登瀛,不爲卿。寧抱槧(qiàn),不爲監。”其貴如此。
</blockquote>
實爲當時政府一種儲才養望之清職。
<blockquote>
劉安世謂:“祖宗之待館職,儲之英傑之地,以飭其名節。觀以古今之書,而開益其聰明。稍優其廩,不責以吏事。所以滋長德器,養成名卿賢相也。”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