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近代只有孫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國傳統政制來和西方現代政治參酌配合。他主張把中國政治上原有之考試、監察兩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而糅合爲五權憲法之理想。我們且不論此項理想是否盡善盡美,然孫先生實具有超曠之識見,融會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長,來適合國情,創制立法。在孫先生同時,乃至目前,一般人只知有西方,而抹殺了中國自己。總認爲只要抄襲西方一套政制,便可盡治國平天下之大任。把中國自己固有優良傳統制度全拋棄了。兩兩相比,自見中山先生慧眼卓識,其見解已可綿歷百代,跨越輩流,不愧爲這一時代之偉大人物了。
中國傳統政制,除宰相制度外,值得提及者又有考試製度。在中國政治史上,唐代始有考試製度,漢代則爲察舉制度,均由官辦。唐杜佑《通典》第一章論食貨,即指經濟制度言。次章論選舉,但實際則由漢代察舉下逮唐代之科舉考試。可見考試由察舉來。察舉之目的在甄拔賢才,俾能出任政府官職,處理政事。但察舉非由民選,後因有流弊,唐以後始改行考試。杜佑《通典》之所以仍用選舉舊名,則因選舉制度原爲考試製度之濫觴。制度雖變,用意則一。中國自秦以下之統一政府,又可說爲是一士人政府,亦可謂是一賢人政府。因政府用意,總在公開察舉考試,選拔賢才進入仕途。
自東西交通,英國東印度公司首先採用我國考試製度,任用職員。其後此制度遂影響及於英國政府,亦採用考試,成爲彼國之文官制度。其制實系模仿我國而來。後來又影響到美國。但他們實只學了中國考試製度之一半,而仍保留着他們自己傳統的政黨選舉制度。凡屬政府上層主要職位,如總統內閣首相國務院及各部首領,皆由政黨中人出任,只下面官吏則酌採考試選拔。過去數十年來,中國的海關郵政和鐵路等各機關,因有外國力量羼入,亦均從考試量材錄用,比較上軌道。此項制度,好像學自英國,其實則是吾家舊物。而在政府用人方面,卻轉把舊傳統中的考試製度遺忘蔑棄了。只有中山先生主張仍用考試製度,設立考試院爲五院之一。但此後並未能遵照中國舊傳統切實推行,實已名存實亡。此一制度,可說是我們中國的民主政治。惟王室君主是世襲的,宰相以下政府各級官吏,均須公開察選以及考試,循序登進。此項制度,顯然可成爲現代潮流世界性制度的一部分。但中國人則自加忽視,今天雖有考試院之存在,而反不爲我們自己所看重,這實在是大可惋惜的。
五
在中國傳統政制中,上述宰相制與考試製屬於政府方面。現在再略舉幾項制度之有關其他方面者。首先述及有關社會問題的,如戶口調查。在我幼年時,曾聽大家衆口交譽西方人有此好制度,而中國則無。其實中國自周代以下,直到清代初期,都有戶口調查一項。中國古書常連用“版圖”兩字,版字即指戶籍,即從戶口調查而來。在我國曆史上歷代戶口均有記錄,其調查戶口登記戶籍之手續與方法,若有人肯根據史籍作爲專題寫一論文,雖不能系統詳盡,但至少可寫成十萬字以上的專書。此書至少可使人知道現代世界性的戶口調查,在中國歷史上已有兩千幾百年之演變。
又如在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中,主張耕者有其田。此一口號,亦自中國傳統政制來。今天,“自由中國”推行土地改革有效,賴此使國民政府獲得國際聲譽。其實此一制度,亦是中國舊傳統政制中所有。中國向來土地制度之因革演變,雖歷代各有不同,而大體可謂是朝此一目標而努力。此亦是中國舊政制在現世界潮流中,仍值得重視之一項。
其次說到軍事制度。在五十年前,我常聽人說西方國家的軍事制度好,尤其是他們能推行全國皆兵制,而中國獨否。但西方推行全國皆兵,實自普魯士開始,爲時不到兩百年。而在中國則古已有之。漢代早是全國皆兵,此下歷代兵制雖遞有改變,但如唐代的府兵制度,明代的衛所制度,皆由兵農合一制演變而來,並可說較全民皆兵制更進步。直到今天,西方的全民皆兵制,何嘗不是日就廢替了。可見中國歷史上的兵役制度,直到今天,亦仍有現代性世界性之意義,而值得再加研究。
又有人說,中國從前的軍閥和督軍爲國大害,而盛讚西方政制限定軍人不幹政之精美。其實此種文武分職,軍人不幹政的制度,在中國又是古已有之,亦屬中國舊制中一項優良的傳統。漢唐盛時莫不如此。軍人統兵歸來,僅有爵位勳級,地位盡高,待遇盡厚,但在政府並無實職,不能預聞操縱政事,正與近代西方政制如出一轍。
此下再講到有關經濟制度方面,如漢武時代所創始的鹽鐵政策,即就近代觀念言,亦係一種頗爲進步的經濟政策。西方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各項經濟制度,實肇始自德國俾斯麥。但中國在漢代遠已有之,由政府來統制鹽鐵官賣。直到清代,中國社會從未能有壟斷性的大資本家出現,即是此項政制之績效。中山先生提倡民生主義,有節制資本一口號,其實亦在中國傳統政制中有淵源。中國社會,自戰國以下,自由工商業即甚趨繁榮,但永不能產生出資本主義,即由此故。故在中國歷史上此項有關節制資本的一切制度,在現代世界潮流中,實仍有值得注意探討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