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MAG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致愛麗絲》能作爲世界名曲而傳世,自然是極爲好聽的,而且譜子相對簡單,按照楊愛玲現在的水平,彈奏這個曲子也沒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首曲子雖然簡單,但也不是照着譜子彈奏一下就能完全表現出來的,否則也不可能成爲經典名曲。
實際上這首曲子的關鍵是要有很多延伸,特別是要有感情的延伸,但楊愛玲目前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因爲她還無法把感情融入樂曲中,畢竟她還不到那個級別。
其實,彈鋼琴或者說玩音樂就跟計算機編程差不多,在前期,大都是枯燥而無聊的技術性東西,根本談不上什麼感情啊,創造啊什麼的。
音樂,是由一個個音符組成,最後通過不同發聲器表現出來,比如樂器或者人聲,都算。不過世界上的音符很多,也很雜亂,所以人類選出了系統而簡單的七個常用的音符,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循環變化,逐漸演變成各種各樣的聲音。
計算機語言或者說是機器語言則是1、0數碼組成,也就是電路的開跟關,當然1、0這種數碼語言人類很難直接運用,所以就通過複雜的程序重新編了一套編程語言,這編程語言類似人類跟機器中間的翻譯人員,可以把人類的構想翻譯成機器的1、0語言,然後通過不同的電路,也就是計算機外設表現出來。
學習音樂,首先是要熟悉音符音階等音樂的基本知識,而編程也差不多,先要學習計算機編程語言。兩者雖然是不同領域,但說起來的根本都差不多,都是隻有把基本技巧都搞明白、搞透了,才能談得上創作。
就因爲如此,所以在音樂領域以及計算機編程領域裏,能笑到最後的都是天才。爲啥?因爲前面的基本知識大家都能學會,最關鍵的就是後期,也就是熟練掌握基本技巧之後的創造力,而這種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就是天才跟庸才的最根本區別。
一個天才的音樂人,可能聽到風聲、雨聲甚至偶爾的一個汽車喇叭聲,他都能得到靈感,創作出一首驚世的歌曲。因爲在他的腦海裏,所有的聲音都可以變成音符。這在外行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內行都明白這裏面的道理。
其實這就跟計算機天才一樣。比如那些天才黑客,外人只是聽說誰誰誰破了某某系統,覺得深不可測。但他們卻不知道,在那些天才編程人員來說,所有的程序就等於音樂家眼中的音符,區別只在怎麼排列組合成最好的樂曲罷了。我們覺得難,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不過就是很簡單的事情罷了。術業有專攻,也是說的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