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溝通與決裂 (第6/11頁)
基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
<h3>
第三次議會的召開與解散</h3>
<b>查理的快樂時光和他的眼光一樣短。他仍在同西班牙、奧地利進行着勞民傷財的戰爭,但又沒有足夠的軍隊可以既征服外面的敵人,又威懾國內的臣民。他的軍隊數量不多,又缺乏訓練,花費驚人。此時,清教徒已經在海軍內部佔據優勢,但查理仍不敢信任民團,因爲民團深受市民和鄉紳的影響,不願意受國王節制。他把不聽話的議會解散了,但麻煩和障礙依然存在,白金漢那瘋狂的驕傲仍在不斷給他製造新的麻煩。白金漢與奧地利的安妮公主[ 法蘭西路易十四世之母。</b>
<b>]正大膽戀愛,他想回巴黎與她相見,黎歇留大主教卻阻止他到巴黎。白金漢爲了泄憤,便勸查理和法蘭西打仗,藉口是基督教的利益。當時,羅歇爾正遭到包圍,如果英格蘭不派兵救援,法蘭西的基督教徒就會失敗。查理希望這個理由能讓人民積極地武裝赴援,至少不會有所抗拒。</b>
<b>於是查理下令進行大借款,數目就是議會曾經答應但沒有作爲議案正式通過的。他派了幾個委員前去質問議員中的強硬分子爲什麼拒絕借款,存在什麼陰謀。大批軍隊分駐在幾個郡的老百姓家裏。海岸與近海各區奉命提供有武裝的船隻,這是初次嘗試徵收海軍捐稅。倫敦市也被要求籌備二十條船。倫敦市政會回答說,以前伊麗莎白女王驅逐菲利普二世的艦隊,也沒有用到二十條。國王回答:“從前的先例,是順從聽命,而不是指手畫腳。”</b>
<b>爲了替這樣的話進行辯護,國王命令教士們到處宣講,要求人民俯首順從君主命令。坎特伯雷大主教喬治·艾博特是個受羣衆愛戴的人,他拒絕在自己的教區內賣一篇西布索普博士擁護絕對權力的佈道集,於是國王下令將這位大主教停職,並將他交坎特伯雷處理。</b>
<b>不過,人民並未因爲宗教信仰就忘卻自由,況且他們還不確定這種新的熱情是否真誠。如果讓他們重新召開議會,他們必定會給歐洲大陸上進行宗教改革的兄弟們更多支援。許多市民拒絕付出借款;有些無名無權的人被強拉到軍中服役,有些人被監禁,有些人奉命出差遠方,人們無法抗拒,只得遵命。人民的不滿雖然還沒積累到公開暴亂的地步,卻也不再是敢怒不敢言了。內閣的一道命令拘留了五位紳士[ 這五人分別是托馬斯·達內爾爵士、約翰·科貝特爵士、沃爾特·厄爾爵士、約翰·赫文寧翰爵士和愛德華·漢普登爵士。</b>
<b>],他們知道凡是英格蘭人都有權保釋,就向高等法院提出行使權利。專橫的國王與憤怒的國民都逼着法院作出判決。國王堅持,凡是國王下令拘捕的人,一律不許取保;人民卻要求知道,是否所有保衛自由的人,今後都沒有保障了。最終,法院沒有批准取保的請求,將這五個人送回了監獄(1627年11月28日),但是法院也沒有確立國王所要求的原則。法官們面臨着雙重打擊,他們竭力避免這種左右爲難的局面。對於專制,他們不表示同意;對於自由,他們又不給予幫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