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權的衰落 (第1/7頁)
基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保王黨軍隊全面潰敗(1645~1646)</b>
<b>在後來幾次商議中,軍官們曾對蒙特利爾作出一些許諾。蒙特利爾告訴國王,這是危險的選擇,若仍有別處可以安身,最好還是先往別處躲藏;若不能找着別的藏身之地,蘇格蘭軍中暫時也是安全的。</b>
<h3>納西比戰役</h3>
<b>埃塞克斯與曼徹斯特一辭職,費爾法克斯就離開倫敦(4月3日),在溫澤建立大本營,着手建成一支屬於自己的新軍。有人預料這種行動必會招致激烈反對。自我否定的法令不僅送到埃塞克斯與曼徹斯特那裏,也送到克倫威爾那裏。果然,有幾個地方發生兵變,尤其是在裏丁的軍隊,那裏有埃塞克斯五個團的步兵;還有哈特福德郡,由達爾比爾上校統率着埃塞克斯的八個騎兵營。斯基龐升爲新軍少將,他一到任,就靠粗暴但有效的雄辯本領,把裏丁的兵變安撫下來。達爾比爾的軍隊卻沒能這麼容易平息下來,倫敦甚至傳聞說這些叛兵就要加入國王的軍隊。最後還是埃塞克斯出面相勸,達爾比爾才終於服從,前往大本營。克倫威爾雖然極力保證過他的軍隊不會叛變,竟然也叛變了,他們宣告不肯在其他將軍名下服役,只有克倫威爾纔有力量使他們回到崗位。克倫威爾一聽見他的軍隊譁變,就立刻說要在自己辭職之前替議會出最後一次力。4月20日,組織工作差不多完成了。組織新軍其實並不困難,只是倫敦有一些已經遣散的軍官們鬧得比較久,他們或要求照發欠餉,或去那裏觀察事態變化。</b>
<b>阿克斯布里奇議和不成之後,儘管從蘇格蘭傳來很好的消息,查理卻覺得有些不安。他雖然不急於講和,但讓主和派在威斯敏斯特佔優勢對他有利。該黨的失敗,使他恐慌了一陣子。他決定派他的王儲查理(威爾士親王)以大元帥名義進入西方諸郡,這樣既可以激發這幾郡的忠君之心,又可以將王室可能面臨的危險分散。海德與卡佩爾勳爵、科爾佩珀勳爵奉命陪王儲前往,以王儲的名義指揮一切。3月4日,王儲與他的謀臣們向國王告別,此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國王。一個月後,當牛津得知重新組織議會軍隊遇到許多障礙,又聽說幾個赫赫有名的將軍被免職,還發生過兵變,保王黨又覺得有把握了。他們嘲笑說這羣傻子把有名望有本領的將軍們驅逐了,反而把和士兵們一樣的無名之輩抬舉起來,做他們的統領。保王黨們天天唱歌,說笑話,用一語雙關的字眼譏諷議會。國王雖然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卻允許自己被這種毫無根據的理論說服。況且他心裏還有許多祕密希望,這是由種種陰謀所帶來的,這些陰謀連他最親密的心腹也不知道。</b>
<b>4月底,費爾法克斯宣佈在幾天之中就要開戰。克倫威爾前往溫澤,據他自己說是去送上辭呈。費爾法克斯一見他走進屋來,就說道:“我剛接到兩王國委員會的命令,讓你立刻帶領若干騎兵前往牛津與伍斯特之間的大路,攔阻魯珀特親王同國王之間的聯繫。”當天晚上克倫威爾就出發了,在五天之內的三次遭遇戰中打敗保王黨軍隊,攻克佈列欽湯(4月24日),新軍中別的隊伍還不曾行動。國王大聲喊道:“誰把這個克倫威爾送給我,無論是死是活,我都要!”當時倫敦都在爲克倫威爾還沒送上辭職書而感到高興。</b>
<b>不到一個禮拜,議會就打定主意,不讓克倫威爾辭職。4月30日,戰爭已經開始了。國王離開牛津,與魯珀特親王會師,向北方進軍,或解切斯特之圍,或同蘇格蘭軍打仗。他若得手,就有可能隨意威脅東方或南方。這時費爾法克斯正在向西進軍,要救那個被王儲所緊緊包圍的重要市鎮——湯頓。5月5日,費爾法克斯奉調回去,當時只有克倫威爾的軍隊能夠注視國王的動向。5月10日,議會明令克倫威爾繼續統領軍隊四十天。這時,威廉·布里爾頓爵士、托馬斯·米德爾頓爵士和約翰·普賴斯爵士(三位爵士都是立過戰功的將官),也接到同樣的委派,也許是不願意讓克倫威爾獨享例外的待遇。</b>
<b>費爾法克斯趕快回師,倫敦的人心多少鎮定下來了,不像往常那樣恐慌。國王繼續向北進軍,現在沒有太多保王軍守護牛津,牛津是王國中部的戰略要地,議會相信那裏有他們信得過的朋友。5月17日,費爾法克斯奉命圍攻牛津[ 圍城從5月22日開始。</b>
<b>]。他若攻克這個地方,那將是一場重要勝利;就算久圍不下,他也能夠從這裏出發,向國王想攻打的任何地方進軍,而不會有敵軍攔阻。克倫威爾和他在牛津城外會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