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鷸蚌相爭 (第3/10頁)
基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12月23日,議會簽訂條約,規定蘇格蘭軍隊撤退以及發放軍餉的辦法。倫敦市很快籌足金額,蘇格蘭人在退兵前將領到的二十萬鎊分裝在兩百個箱子裏,貼上兩國印信的封皮,用三十六輛車拉走,由一隊步兵護送出倫敦。司令官斯基龐當日發出命令,任何軍官或士兵,若得罪蘇格蘭軍隊,以致他們出來控告,將嚴懲不貸。1647年1月1日,運款車隊到達約克,三個星期後,蘇格蘭人在北阿列頓領到第一批款項。12月31日,兩院投票議決,應該把國王送往北安普頓郡的霍姆比堡。國王無疑是兩國交易的一部分,因此下議院議員們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派人去紐卡斯爾鄭重其事地把國王接過來;還是不用任何儀式,僅僅要求蘇格蘭人把國王交給斯基龐,連同該地的鑰匙和款項的收據一起?獨立派堅決支持第二個方案,這樣一方面可以侮辱國王,一方面又可以侮辱他們的勁敵。但是長老會派居然成功地拒絕了這個提議。於是,1月12日,九個委員,即三個貴族代表與六個下議院議員,帶領爲數衆多的隨從,從倫敦出發,恭恭敬敬地前去領回他們的國王。</b>
<b>當查理得知議會的決議案以及自己將要遷到霍姆比堡的時候,他正在下棋。他安安靜靜地下完這盤棋,然後說道,等委員們到達時,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他的朋友和僕人們四處張望,想尋求援助,尋找逃難之處,一會兒盤算再次逃走,一會兒又試圖在國內的某個窮鄉僻壤策劃保王黨再次起事,以擁護國王。甚至人民也開始同情起國王的噩運。一個蘇格蘭牧師在國王面前講經,講的是《詩篇》第五十二篇。開頭一句是:</b>
<b>“勇士啊,你爲何以作惡自誇?”</b>
<b>國王站起來,開始讀起《詩篇》第五十六篇:</b>
<b>“上帝啊,求你憐憫我,因爲人們要將我吞食!”</b>
<b>此刻,全體聽衆情不自禁、不約而同地站起身來,和國王一起朗誦那篇詩篇!但是羣衆的憐憫來得很慢,而且難見效果。</b>
<b>1月22日,委員們到達紐卡斯爾,蘇格蘭議會此前已正式同意交出國王。查理很客氣地接待委員們,和他們愉快地交談,又詢問途中的情況。總之,國王似乎急於表現出他很高興回到議會去。在他們告別以前,蘇格蘭的委員們嘗試作最後的努力,勸國王接受蘇格蘭盟約。他們說道,只要他肯接受,就不把他交給英吉利人,而把他送到貝里克,爲他爭取更合理的條件。蒙特利爾也在居間調停,但查理堅持拒絕。不過,對蘇格蘭人如此對待他,卻也並無一句怨言。他很禮貌地對待兩國委員們,竭力避免流露出不信任或憤怒的情緒。1月30日,蘇格蘭人不勝疲累,終於先走了,把紐卡斯爾交給英吉利的軍隊。2月9日,國王離開紐卡斯爾,由一隊騎兵保護,他走得很慢,一路上都有成羣的熱心人迎接。快到諾丁漢時,這裏原是費爾法克斯的大本營所在地,他出來迎接國王。他一看到國王就下馬,吻了國王的手,又上馬,在他身邊很恭敬地陪他說話,陪他穿過市鎮。費爾法克斯離開後,國王說道:“將軍是個講信用的人,他沒有對我食言。”兩天後,他進入霍姆比,附近的許多鄉紳和農民都舉行了聚會慶祝國王到來,國王爲他仍受到人民歡迎而慶幸不已。</b>
<h3>議會與軍隊的矛盾</h3>
<b>有段時間,長老會派在威斯敏斯特對所有事情都不太放心,但不久又高興起來,因爲他們發現自己已經成爲王國的主人,終於能夠大膽攻擊他們的敵人了。查理到達霍姆比之前,衆議員們已投票議決遣散軍隊,只留下部分需要出征愛爾蘭和鎮守重要城鎮的軍隊。[ 動議以一百五十九票對一百四十七票獲得通過。</b>
<b>]費爾法克斯幾乎被解除軍隊統率權。[ 動議以一百四十七票對一百五十九票未獲通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