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鷸蚌相爭 (第5/10頁)
基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4月30日,斯基龐又拿出另外一封由三個士兵送來的信。信裏說有八個團的騎兵明確表示拒絕前往愛爾蘭服役,他們覺得這是一個不忠實的計謀,不過以此爲藉口,要拆散士兵和他們所愛戴的軍官,來掩飾一部分人的野心,這些人做了很久的臣僕,最近嚐到君權的滋味,於是也蛻變爲專橫殘暴的人。長老會派領袖們見自己受到攻擊,又驚又怒,要求議會立刻傳那三個士兵來問話。三個士兵來了,他們態度堅決,聲稱所有的意見都是大家的想法,他們只是代表軍隊來向議會請願。</b>
<b>議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感到不安。現在需要壓制的不只是心懷不滿的士兵,整個軍隊已經聯合起來,他們有了自己的政府,成爲一個獨立的勁敵。現在有兩個會議,一個是軍官們的,一個是士兵們的代表團“鼓動隊”。他們管理一切行動,還準備以軍隊名義談判條件。每營各選出兩個鼓動代表,遇到有必要開會的時候,每個士兵出四個便士充當經費,兩個會議絕不許有共同行動以外的單獨行動。同時,有謠言流傳,說軍隊已經給國王送去條件:若國王願擔任軍隊首腦,願受軍隊照顧,軍隊也願重立他爲國王,享受公道的權利。議會看見這樣的新勢力顯現出來,不僅害怕軍隊勝利,更怕軍隊此時此刻的力量。較爲小心的議員變得更加膽怯,有幾人離開了倫敦,有幾人轉而討好克倫威爾等將軍。議會決定依從軍隊的要求:發給遣散軍隊的軍餉從六個星期的增至兩個月的;特赦軍人們在戰爭期間的所有違法行爲;指定款項以幫助軍人們的遺孀孤兒;最後一條,就是派克倫威爾、艾爾頓、斯基龐、弗利特伍德,重新建立軍隊與議會之間的和諧,促使雙方言歸於好。</b>
<b>兩個星期過去了,他們的勸和好像沒有產生任何效果。日復一日,議會的委員們看着敵人的權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變得越來越大。克倫威爾仍然不停地寫信,說他正在盡力安撫軍隊,又說他的影響已因此受損,自己很快也要變成士兵們懷疑和憎厭的對象了。有幾個委員終於回到倫敦,從軍隊帶回來的一方面是同樣的提議,一方面又是同樣的拒絕。</b>
<b>長老會派的領袖們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他們就利用議會的意向,投票通過了一個更爲堅決的議案:凡是不肯報名前往愛爾蘭的軍隊都應該立即解散。這項措施對如日期、地點、方法等細節都安排好了。議會準備突然地解散這些隊伍,幾乎在同一時間,就在各隊駐地內,分別予以解散。這樣就可以使他們既不能提前商量,又無法一致行動。這個計劃實施所需的款項已送到各個地點,並由幾個長老會派組成的委員監督計劃的執行。
</b>
<b>然而,委員們發現軍隊已陷入十分混亂的境地。大多數的團聽說議會要以解散相威脅,就叛變了。一些士兵疑心軍官們靠不住,就把他們驅逐,自己做主出發,在飄揚的大旗下,與同袍會合;也有些軍隊佔據了教堂,並武裝堅守起來,宣佈不願解散;還有些部隊將送來的軍餉搶奪過來。士兵們給費爾法克斯寫了一封信,說如果軍官們不肯領導他們,那麼他們自己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費爾法克斯不知所措,心裏很難過,於是苦苦勸告軍官們傾聽士兵們的呼聲,並寫信給議會。他對各方面都講真話,可沒有任何作用,儘管他仍受人愛戴,但一點力量也發揮不出來。後來他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軍官們投票議決,說議會的幾個議決案不能使人滿意;說既然沒有更好的保障,軍隊是不會解散的;又說軍隊分駐的地方應該更集中一些,應該開一個大會以解除恐慌,安定軍心;最後說,本軍事會議應該遞送一個措辭誠懇的呈文給議會,報告所發生的情況。</b>
<b>議會的權利正面臨軍隊的挑戰,他們自己的力量不夠應付這樣的敵人,它需要依靠在名義之上的實力,也需要依靠除法律以外的一切支持。目前,除了國王以外,只有倫敦市擁有這樣的權利,可倫敦市完全是長老會派,而且快要變爲保王黨了。一些措施已經在這個觀點的指導下開始實施了。經過市政會的同意,民團指揮權從獨立派手中移交給一個長老會派委員會。議會決定增派衛兵保護自身安全,加撥一萬二千鎊作爲衛兵的軍餉。大量的退伍軍官都是埃塞克斯的忠誠舊部,自由地住在城裏。埃塞克斯已於去年下半年去世(9月14日),他的死對長老會派似乎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甚至有謠言流傳,說他是被仇人毒死的。議會完全有理由擔心國王對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好轉。有兩次因爲神學上的仇恨,他們不許國王和自己的牧師一起禮拜;他們曾把國王的心腹僕人趕走,又經常阻止國王和他的妻兒朋友們通信;最後,國王針對他在紐卡斯爾收到的提議向議會作了一個詳細的答覆,但議會竟絲毫沒有考慮國王的意願。如今,和解好像已十分困難,但又不得不這樣做。國王有理由抱怨長老會派,但也知道他們並不想完全毀了自己。國王在霍姆比的時候,雖然受到嚴密監視,但國君的榮譽禮節從未減少。他的內廷仍保持着華貴的排場,宮廷禮儀還是一絲不苟地遵守,至於常駐該地的委員們(全是長老會派)的儀容,全是畢恭畢敬、彬彬有禮的。國王有時請他們陪他散步,有時和他們下棋或玩滾木球,也常常以禮相待,樂於和他們往來。他們想,他知道議會的仇人也是他自己的仇人,而且他不至於拒絕現在唯一的安全所在。5月2日,貴族院投票議決,請國王陛下住到更靠近倫敦的奧特蘭茲堡。下議院議員們沒有參加投票,但表示了同樣的意見。議會和駐紮的委員們之間,特別是和駐防軍統領格里夫斯上校之間的通信越來越頻繁而神祕。此時無論在威斯敏斯特還是在倫敦市,大家都懷抱希望,國王不久就會和他的議會聯合起來。不料,6月4日那天,有消息傳來,一支七百人的隊伍已把國王從霍姆比帶走,國王現在在軍隊手中。</b>
<b>事情確實如此。6月2日,國王用過午餐後,在離霍姆比二英里的奧爾託普草地上玩滾木球遊戲,陪伴他的委員們看見一個陌生人穿着費爾法克斯的衛隊軍服,站在旁觀人羣中。格里夫斯上校問他是誰,從哪裏來,軍隊裏現在都談論些什麼。這個人說昨天看到一大隊騎兵正向霍姆比駛來,離此地不到三十英里。這句話引起很大的恐慌,大家馬上回到霍姆比,作了一些防備襲擊的佈置。快到凌晨時,一隊騎兵到來,要求進堡。草地上出現的那個人走上前來說道:“我叫喬伊斯,是將軍衛隊的掌旗官,我要和國王說話。”格里夫斯與布朗少將命令駐防軍準備開火,但士兵們已和新來的人談過話,他們放下鐵柵,大開堡門。喬伊斯的人在院子裏下馬,稱他們奉軍隊命令要將國王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因爲有人要劫持國王送往倫敦,號召其他部隊重開內戰。他們還說,駐防軍司令格里夫斯上校也是這個陰謀的策劃者之一。士兵們聽見後喊道,他們不願拋棄軍隊。格里夫斯不見了,匆匆逃走了。委員們會商之後,知道必須放棄抵抗的希望。此時已是中午,喬伊斯佔領了堡壘,在四面安置哨兵,就讓他的士兵們休息到傍晚。</b>
<b>晚上十點,他要求會見國王,當時國王已經睡下,他仍然持槍逼人領他到國王臥室。國王的侍從力促他放下武器,卻被他拒絕了。他們遲疑着不肯開門,他就發起怒來,國王被吵醒,拉鈴吩咐侍從們讓他進來。喬伊斯走進臥室,脫下帽子,手中仍拿着槍,神色堅決,卻並未無禮。國王叫來所有委員,同喬伊斯商談了很久,隨後打發他出去,說道:“喬伊斯先生,祝你晚安。如果你手下的人們履行你所答應我的全部條件,那麼我就同意和你一起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