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人就要讀春秋 (第1/4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爲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爲止,稱爲“春秋時期”。
如果提一個問題,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時代最不可缺失?如果我們只能留下一個,應該留下哪一個?
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漢朝?3分,接近答案了。
正確答案是: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
爲什麼這樣說?瞭解春秋就知道了。
那時候沒有皇帝,沒有三跪九叩和山呼萬歲,沒有奴才主子,大家平起平坐;那時候,沒有文字獄,有百家爭鳴,有思考的權利。
那時候,有外族入侵。但是,誰入侵,誰就被消滅,最終成爲我們的一個部分。
那時候,有災難,有戰爭,有道義,有不道義,有人性,有非人性,有爾虞我詐,然後,有思想的爆發,有霸主的出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在那個時候爆炸性發展,空前絕後。
春秋是一個變法的時代,改革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從春秋到戰國,變法之聲不絕於耳,與時俱進不是口號而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