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人就要讀春秋 (第2/4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不是熱衷於國學嗎?
什麼是國學?兩個字:春秋。
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歷史中並行的兩條主線,前者是人文和政治的,後者是哲學和宗教的,儒家的奠基者孔子和道家的祖師爺老子都來自春秋時期,那個年代產生偉大的思想。《論語》和《道德經》像兩顆太陽懸掛在空中,讓我們只能仰視而無法企及。
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管仲來自春秋,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孫子來自春秋。
春秋之後的幾千年裏,我們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重量級的偉大人物,我們始終在春秋祖先們的成就之內徘徊,再也走不出去,不知是祖先們太偉大,還是他們的後人太不爭氣。
但是有一點無可爭議,沒有春秋,我們根本談不上國學。
你一定知道自己姓什麼,但是,你未必知道自己的姓是怎樣的來歷。翻查百家姓,你會驚詫地發現,我們絕大多數的姓氏來自春秋。看春秋的歷史,也就是在看自己家族的歷史,看自己姓氏的光榮或者磨難。
數典忘祖,這是來自春秋的成語,不過用在現代人的身上更恰如其分。
說到成語,春秋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成語典故,爾虞我詐、臥薪嚐膽、脣亡齒寒等等等等,我們經常在使用,我們不應該知道它們的出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