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人就要讀春秋 (第3/4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孔子修春秋,真不知道我們今天的文章該怎樣寫。
事實上,春秋以及隨後的戰國給我們留下的遺產絕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和人文上的,那份遺產之豐富,足以令全世界嫉妒我們。
《孫子兵法》至今是全世界軍校的必讀課本,《道德經》則是西方哲人們的膜拜讀本。
我們的管仲以一套系統得驚人的治國方案將齊國帶上了霸主地位,早期的內閣制、福利社會、減免農業稅、控制通貨膨脹、鼓勵商業、鹽鐵專賣,這些,都是管仲帶給全世界的啓示,甚至,全世界公立妓院的鼻祖也是管仲。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偉大全能政治家是一個逃兵,是名副其實的“管跑跑”。可是,這無損於他的偉大。
孔子說過:沒有管仲,我們就該披散頭髮,裸露膀子,做野蠻人的奴隸了。
有人評說:中國之所以衰落,就是因爲尊孔子而不是尊管子。
不要以爲幾千年前的故事於今已經毫無用處,恰恰相反,中國人的智慧集中地反映在了春秋而不是之後的幾千年。
春秋是中國古代政治家和軍事家們的必修課程,但是請注意,春秋中有大義、有智慧,也有奸詐,要看你從中看什麼。看了春秋,往往好人更好,壞人更壞,而聰明人更聰明。三國時期的關羽、諸葛亮和曹操都是春秋的粉絲,結果關羽看到的是春秋大義,於是有了義薄雲天的關二爺;諸葛亮看到的是管仲、先軫們的智慧,於是有了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曹操看到的是奸詐和權術,於是有了天下奸雄曹孟德。
春秋時期與當今的世界極度相似,有小國,有大國,有超級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怎樣生存,怎樣有尊嚴地生存,在那時候就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