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過近年來諸多中外學者對這一事件相關史料的重新研究,晉陽起兵的真相已經得到了澄清。海外的研究人員普遍認爲:“有些重要情況可能是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因太宗本人的堅持而編造出來的……根據從前被忽視的唐代初年的史料《大唐創業起居注》,歷史學家已經能對唐朝創立史的傳統說法中某些偏見和歪曲之處作出訂正。”(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
國內的一些學者也認爲:“由於官修史籍的不真實,晉陽起兵的內幕幾乎被掩蓋了。突出地頌揚李世民,而其他人則黯然失色,或者被埋沒,或者被歪曲……同時,舊史籍裏還塞進了一些虛構的情節,渲染李淵的荒淫無能,以襯托李世民的功德兼隆。”(趙克堯、許道勳《唐太宗傳》)
新的研究結論指出,李世民在晉陽首義和唐朝創建的過程中並不像舊史籍所塑造的那麼英明神武和居功至偉,而李淵也並不像舊史籍所描述的那麼猥瑣不堪。相反,“李淵此人雄才大略,讀太原起兵時記室參軍溫大雅所記《大唐創業起居注》可知。從隋大業十三年太原起兵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以前,李淵一直是最高決策者和全局指揮者……只因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政權爲李世民所奪取……貞觀朝纂修《高祖實錄》就把太原起兵說成李世民所主謀,統一天下也幾乎全是李世民的功勞,李淵被誣爲坐享其成”(黃永年《唐史十二講》)。
事實表明,李世民很可能在貞觀年間對相關“實錄”的修纂工作進行了干預,從而篡改了某些重大的歷史事實。而後來編修的國史以及承用國史的兩《唐書》,包括更後出的《資治通鑑》皆因襲而不改,致使晉陽起兵和唐朝創立史的部分真相從此湮沒不彰。
在衆多學者的研究中,基本上都提到了初唐的一份重要史料——《大唐創業起居注》。
該書的作者溫大雅是太原人,史稱其“少好學,以才辯知名”,曾任隋東宮學士、長安縣尉,後因父憂去職,回晉陽閒居,見天下大亂而不求仕進。李淵到太原後,和他成爲朋友,並慕其文名而“甚禮之”。李淵起兵後,溫大雅被任命爲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掌文翰”(《舊唐書·溫大雅傳》)。
很顯然,由這樣一位晉陽起兵的親歷者所撰寫的史料,其真實性肯定要遠遠大於唐朝建國後的那些官修正史。所以《劍橋中國隋唐史》稱他爲“唐朝建立的目擊者”。
那麼,這位歷史現場的目擊者到底都目擊了一些什麼呢?
前文說過,其實早在大業九年,李淵就已經有了起兵叛隋、建立帝業的念頭,所以他纔會在涿郡與楊廣近臣宇文士及進行密謀,只是後來因時機尚未成熟而暫時隱忍。所以根據溫大雅的記載,大業十二年,當李淵以安撫大使的身份進駐太原時,他纔會“私喜此行,以爲天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