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德二年的夏天,正當王世充在東都稱帝的時候,唐王朝也在西北戰場取得了一場重大勝利——平定了河西李軌。
這場勝利得來全不費工夫。
準確地說,它就像一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李軌於大業十三年在武威起兵後,自稱河西大涼王,雄踞一方,成爲隋末的一支主要割據勢力,並與西秦的薛舉共同構成李唐王朝在西北的主要威脅。武德元年八月,李淵遣使聯絡李軌,下詔稱他爲“從弟”,與他結盟共同對付薛舉。當年冬天,薛舉父子敗亡,李軌趁機稱帝,並出兵攻陷了張掖、敦煌、西平(今青海樂都縣)、枹罕(今甘肅臨夏市),盡據河西五郡之地。
面對李軌勢力的迅速壯大,李淵決定採取冊封的手段對他進行招撫,遂於武德二年二月任命李軌爲涼州總管,封涼王。但在是否接受李唐朝廷冊封的問題上,西涼朝廷卻產生了分歧。李軌本人的看法是:“唐天子,吾之從兄,今已正位京邑,一姓不可自爭天下,吾欲去帝號,受其封爵。”可李軌的心腹、時任左僕射的曹珍卻表示反對,他說:“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稱王稱帝者何止一人!李唐稱帝於關中,西涼稱帝於河右,互不相礙,既已立爲天子,奈何復自貶黜!”
李軌接受了曹珍的意見,隨後派遣尚書左丞鄧曉出使長安,向李淵遞交國書,上面自稱“皇從弟大涼皇帝臣軌”,同時表示不接受李淵的冊封。
李淵勃然大怒,當即扣留鄧曉。當時的李淵已經決定以武力平定西涼,可問題是新生的唐王朝仍然要面對許多勁敵,北有劉武周、梁師都,東有王世充、竇建德,南有蕭銑、林士弘、沈法興……在此情況下,李淵根本騰不出手來收拾李軌。
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暫時忍耐。
此刻的李淵萬萬沒有想到,短短三個月後,一場勝利就從天而降——兵精糧足的李軌在一夜之間就被平定了。
一切都要從五月初李淵收到的一道奏疏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