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道奏疏是一個叫安興貴的朝臣遞上來的,大意是說他的弟弟安修仁在西涼擔任戶部尚書,頗爲李軌所器重,他願意利用這層關係前去遊說李軌,對他曉以利害,勸他歸降唐朝。
看完奏疏,李淵不禁啞然失笑。他一度想將其棄置一旁,只是後來轉念一想,不管這個安興貴的設想多麼不現實,可畢竟是一片忠心。大唐剛剛開國,天下尚未平定,對於臣子們這種急於報效朝廷的熱忱當然是只宜鼓勵,不宜打擊的。就算不採納他的建議,起碼也要接見一下,適當鼓勵兩句。所以李淵隨後召見了安興貴,對他說:“李軌擁有強大兵力,又據守險要,南連吐谷渾,北連東突厥,我出動大軍恐怕都不能攻克,就靠你幾句空話,他豈能接受?”
可安興貴卻以一種胸有成竹的口吻說:“我的家族世居涼州(今甘肅中西部),幾代人都享有聲望,得到漢人和夷人的敬畏。我的弟弟安修仁也深受李軌信任,安家子弟在涼朝身居要職者不下十人。我前去遊說,李軌能聽從最好,就算他不接受,我在他身邊下手也比較容易。”
聽他這麼一說,李淵的想法立刻發生了轉變。
他感覺這個安興貴不像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既然他如此自信,又無需動用朝廷一兵一卒,那自己何樂而不爲呢?
數日後,安興貴以個人名義回到了家鄉武威(今甘肅武威市),李軌以爲他叛唐歸來,大喜過望,當即任命他爲左右衛大將軍。
可李軌斷然沒有想到,這個安興貴轉眼就將成爲他的掘墓人。
安興貴取得李軌的信任後,找了個左右無人的時機對他發出了試探。安興貴說:“涼國的面積不過千里,土地貧瘠,百姓窮困。而今唐朝起於太原,奪取函秦(陝西中部),遏制中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爲!陛下不如以河西之地歸唐,則東漢竇融之功,必當再現於今日!”
李軌忽然用一種若有所思的目光盯着他,說:“我據有堅固的山河,他們雖然強大,能奈我何?你此前在唐朝爲官,莫非是爲了報答李唐的知遇之恩,替他們當誘降的說客來了?”
安興貴慌忙伏地謝罪,說:“臣聽說‘富貴不回故鄉,有如錦衣夜行’!而今臣閤家子弟皆蒙陛下信任,滿門榮慶,豈敢更懷異志!只是想爲陛下獻上一點愚者之慮而已,如何裁決,全在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