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武年:帝國的枯棋與勢棋 (第4/7頁)
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場大饑荒帶來的鉅變,讓朱元璋身上所有的世俗鎖鏈都被生生扯斷。父母不存,兄弟失散,一切家族親戚關係都被割斷了,只剩下他在這個世上來去無牽掛。地方官府不再管他的生存或者死亡,甲長也不來管他何處來、又何處去,甚至連他棲身的寺廟也不再管他喫齋還是念佛。平生第一次,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在這個世界上失去了人生的定位。
每天睜開眼睛,展現在他面前的天地是無序、混亂、兇險的。失去了家族和寺院的庇護,他就像是一隻斷了纜繩的小船,任何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浪,都有可能將他吞沒。命運在將一個人逼入絕境的同時,也會爲他打通另一條道路。就在這生無所依的時候,朱元璋收到了一封改變自己命運的信。寫信之人是他小時候的玩伴湯和,湯和這時候已經成爲紅巾軍的一員,在郭子興部下做了一名千戶。湯和非常清楚朱元璋目前的處境,就寫信相約。與其在亂世中等待機會,不如放手一搏,反正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一個“死”字。
這封信的內容用七個字概括,那就是“速從軍,共成大業”。朱元璋收到這封信的第一反應,用他自己後來回憶的話說就是“既憂且懼”,一時不知如何應對纔好。
當然,促使朱元璋邁出關鍵一步的還是嚴峻的形勢:一是湯和的那封來信被人發覺,而且發現之人要到官府去揭發這件事;二是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已經被元兵燒燬,意味着今後他將無容身之所,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流浪無產者。
也就是說,朱元璋最後走上造反道路,並不是出於一個英雄對於未知前途的幻想,更多的是一個底層小人物的求生慾望。
古代社會,漂泊無根的遊民和輾轉於天災人禍中的貧困農民是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也就談不上具備文化知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很難做出理性的自覺行爲。那些文人士大夫的人生價值觀對他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讓他們爲了實現某種理念或某種社會理想,義無反顧地投入造反的行列是無法想象的。
當湯和向朱元璋發出邀請的時候,朱元璋內心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用自己從外祖父那裏學來的卜筮之法來決定自己的前途命運。在朱元璋自己寫的一篇叫作《紀夢》的文章中就記錄了這樣一幕:朱元璋使用“珓杯”來爲自己算卦。珓杯是用竹或木做成的像杯一樣的東西,杯口朝上是陽,杯口朝下是陰。兩個杯拋起,落在地下,以陰陽來判別吉凶。他希望神靈能夠爲自己指引方向,可讓他萬分失望的是,神靈並沒有給他明確的答案。
人性中都有趨利避害的一面,當時造反活動的中堅人物大部分是四處漂泊流浪的遊民。
作爲那些將生存放在第一位的遊民,他們更加看重的是眼前的現實利益。他們不像那些老實巴交、沒見過世面的農民一樣容易上當受騙(歷來參加祕密宗教造反的大多數是農民),他們在人生的重大抉擇面前,會將自己的投入成本與將來可能得到的收益進行反覆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