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武年:帝國的枯棋與勢棋 (第6/7頁)
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此時正在淮北地區與官軍作戰,元帥郭子興遭到扣押的消息傳來。他連夜趕回濠州,找到關押之所將郭子興救出。朱元璋在郭子興的麾下得到了鍛鍊,耳濡目染,心智大開。
隨着時間的推移,朱元璋並不甘心長居人下,內心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利益算計。他想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隊伍。亂世求生存,有了槍桿子纔會有話語權,纔有可能去贏得更光明的未來。
第二年(1353年)三月,圍困濠州城的元軍將領死在軍中。兩個月後,圍困濠州達半年之久的元軍只好撤離,濠州解圍。元軍雖然退去,可是濠州城內各派系之間的爭鬥卻沒有半點兒消停,反而在失去外部威脅的情況下愈演愈烈。
這種沒完沒了的權力內耗,使得朱元璋漸生厭倦,也萌生了去意。
在朱元璋看來,這幫人壓根兒就不是能夠成就大事的人。要想在這亂世之中幹出一番事業,就要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到哪裏去找人?誰能夠忠心不二地追隨自己?朱元璋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自己的家鄉,那裏有很多的熟人資源,有自己少年時結交的朋友。
這時候濠州因爲被圍得太久,城裏的軍士已經死傷過半,糧草嚴重缺乏。朱元璋就偷偷返回懷遠用鹽換了些米,補給郭子興的部隊。幾個月後,朱元璋再次返回自己老家招兵買馬,“倡農夫以入伍”。
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朱元璋就在家鄉拉起了一支隊伍。隊伍雖然只有區區七百多人,但對於朱元璋來說意義重大。郭子興也非常滿意,將朱元璋提拔爲鎮撫。可朱元璋此時的心態已經在悄然發生着變化,他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判斷郭子興是難成大事的主兒。朱元璋覺得該到了自己離開的時候,他把那七百兵丁交給別人帶。自己只帶領徐達等二十四名親信離開了濠州,南下定遠,去開闢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朱元璋帶走的這二十四個人是他精心挑選的,大多是他的老鄉。在這裏不妨列出他們的名字:徐達、湯和、吳良、吳楨、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張赫、張銓、周德興。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響噹噹的,他們中間的大部分人後來都成爲明朝的開國功臣。這些人可以說是朱元璋事業的先驅者,他們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天下,建立了驚天的偉業。元末亂世蜂擁出那麼多扯旗造反之人,最後是朱元璋摘取了權力王冠上那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一個連最低生活保障都無法實現的草根中的草根,爲什麼能夠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