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禮議”背後的弔詭 (第3/8頁)
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了說服朱厚熜,楊廷和甚至搬出了前朝的事例。西漢末年,當時的漢成帝劉驁膝下無子。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便將共王之子定陶王接到宮中,立爲皇太子,後來即位爲哀帝。爲了能夠使共王后繼有人,又別立楚孝王之孫劉景爲定陶王,作爲共王的繼承人。而宋仁宗趙禎也沒有兒子,將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接入宮中,改名曙,立爲皇太子,後來即位爲宋英宗。這兩個皇帝都是由藩王立爲皇太子,然後登基,屬於宗法制中的過繼法。而那些過繼者要認被過繼者爲父,作爲被過繼者的後人而行事,也就是所謂“爲人後者爲之子”。
按照封建宗法制的過繼原則,大宗是不可以絕後的。如果遇到大宗無嗣的情況,就要由小宗過繼給大宗,來延續帝系,奉祀宗廟。就拿這一時期的皇權譜系來說,憲宗——孝宗——武宗這一支是大宗,是帝系之所在;而興獻王朱厚熜則是旁支,屬於小宗。朱厚熜以旁支入繼大統,自然要繼大宗之後。
有學者發現在歷史的更替中存在這樣一個規律:當皇帝的子嗣發生問題時,這個皇朝的權力體系往往也在逐步衰退。從生育學角度來說,一個男人難以生育或者所生兒女體弱多病難以養活,說明這個男人的體力和精力相對就弱,於是他在管理國家事務中的體力和意志力就會大打折扣,他的統治也就出現了問題。
比如說眼前的嘉靖皇帝,他是因爲正德皇帝在子嗣上出了問題,才從斜刺裏殺出來當上了皇帝。他的兒子、孫子以及清朝的咸豐皇帝、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全都在子嗣上出現了問題。於是,明、清兩朝的統治也從這一時期開始走下坡路。與之相反,洪武皇帝朱元璋,半生戎馬,半生爲帝,照樣生了二十六個兒子,這還不算女兒;清太祖努爾哈赤也是打了一輩子仗,也有十多個兒子;康熙皇帝更厲害,子女加起來總共生了五十多個。可見,明、清兩朝都是由這些生育強人創立或者走向繁榮的。
楊廷和完全是從維護帝系繼統的角度出發。他認爲自己的建議完全符合中國宗法文化的傳統,無人能夠否定,也不會有人敢於反對。楊廷和的建議得到了官僚集團的積極響應,文武羣臣百餘人聯名上奏嘉靖皇帝,要求他遵循祖制,將帝系歸入大宗。
作爲內閣首輔的楊廷和之所以會站出來挑這個頭,率領諸臣與嘉靖皇帝掰手腕,除了個人因素,更多是因爲他那內閣首輔的特殊身份。從帝國政治發展的實際情形來看,內閣除了要爲皇帝分憂,更要對帝國的官僚集團負責。內閣作爲文官集團的最高代表,他們需要將官僚集團的聲音傳遞上去。
換句話說,如果楊廷和這時候執意要站在嘉靖皇帝的立場上,他就要違背大部分文官的意願,那麼他要承受的精神壓力就會更大,就有可能讓自己陷入衆叛親離的地步。
在楊廷和與其他內閣成員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第一條路就是全力迎合嘉靖皇帝,爲皇帝的利益服務,成爲皇帝在官僚集團中的形象代言人,而不惜觸犯大部分文官的利益。楊廷和這麼做能撈到怎樣的現實利益呢?是權?是錢?還是名?
論權,作爲帝國官員能夠當上內閣首輔,已經算是登上了權力的巔峯;論錢,作爲內閣首輔能夠享有的俸祿在帝國官員中也是最高的;論名,就更不值得了,爲了迎合皇帝與文官集團對抗,最後只能落下一個臭名昭著的下場。好處沒有撈到多少,壞處倒是接二連三。哪頭輕哪頭重,楊廷和還是拎得清的。
在遵循封建禮法這件事上,帝國的官僚集團表現得空前團結,雪片似的奏章壓得嘉靖皇帝透不過氣來。在這場權力博弈的初期,嘉靖皇帝處於明顯的劣勢。無論是從個人資歷,還是從經驗、學識等方面來看,朱厚熜都不是那些朝臣的對手。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剛剛從安陸州來到京城,京城的權力系統對他而言是陌生的,這種陌生的具體表現就是一種天然的排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