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宦官橫臥權力之榻的時代 (第11/26頁)
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依照我們的慣常思維,劉瑾的眼淚應該是鱷魚的眼淚。但是,在權力世界,再惡毒、再強大的人也有他脆弱的時候。《明史紀事本末》裏記載,大太監劉瑾曾經在權力極盛之時當着下屬的面哭得一塌糊塗。
一代權宦在自己的親信面前毫不掩飾內心的脆弱,而且是邊泣邊訴:“從前宮裏人(太監)擔心受外臣欺凌,就推舉我與他們抗衡。我豁了出去,因此得罪的人太多。如今天下人的怨恨都集中在我身上,我真不知自己將來會落得怎樣的下場!”
在這裏,劉瑾的眼淚並非作秀,也許他早已預料到自己將會迎來一個慘淡收場的結局。
劉瑾本不姓劉,祖上姓談,是陝西省興平人。他在六歲以前便淨了身,投靠了一個姓劉的太監才得以進宮,因此就改姓劉,連他的父親也改名爲劉榮。正德三年1508年,他的父親劉榮被封爲後府都督同知。
劉瑾在景泰年間剛進宮時,只是乾清宮中一個普通的廝役。明孝宗在位時,劉瑾曾經違反了宮內的規矩,差一點兒被處死,後來僥倖逃脫。否極泰來,隨後他由權宦李廣引薦,轉到東宮侍候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
正德初年,和皇帝關係最爲密切的太監共有八人,他們分別是馬永成、谷大用、丘聚、劉瑾、張永、高鳳、羅祥、魏彬,人稱“八虎”或“八黨”。八個太監與皇帝同榻共眠,成天用鷹犬、歌舞、角觝等玩物引誘十五歲的小皇帝,想方設法滿足少年人喜歡逸樂的癖好,由此博得皇帝的寵信。
太子朱厚照即位初期,劉瑾還只是一個掌管鐘鼓司的太監,在“八虎”中的排名並不顯眼兒,甚至有些靠後。
以“八虎”爲首的太監將明武宗的生活攪和得雞飛狗跳,使他成了真正的傀儡皇帝,皇權被置於太監的掌控之下。這一點引起外廷官員的極度不安與反感。針對日漸抬頭的宦官勢力,帝國官僚們不得不有所行動。
對於官員的諫言,明武宗根本聽不進去。有時候朝官們盯得緊了,朱厚照只是表面接受,可暗地裏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皇帝暗中派宦官斂財的事被閣老們阻止,朱厚照拍案而起,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指着內閣大學士劉健等人怒斥道:“天下事豈皆內官所壞?朝臣壞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輩亦自知之!”意思是說,不要動不動就說太監的不是,你們這些朝臣也沒有幾個是好東西。
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一場文臣與太監間的生死對決無可避免地爆發了。外廷官員聯合起來想要一舉剷除“八虎”,以清君側。這次事件是劉瑾命運的重要轉折點,也迎來了帝國的第二個宦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