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宦官橫臥權力之榻的時代 (第8/26頁)
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讀過兩本聖賢書的王振而言,他當然知道宦官在帝國的政治舞臺上到底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雖然太祖皇帝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涉權,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初的嚴刑峻法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力量。
王振從邁入宮門的那一刻起,就在內心深處盤算着如何在帝國權力場上實現個人的理想。機會隨着宣宗朱瞻基的上位而降臨。朝廷在紫禁城設立內書堂,挑選可靠能幹的宦官入堂讀書,王振便是其中之一。
王振本來就是讀書人,具備有利條件,所以很快就從內書堂的宦官中脫穎而出。
宣宗朱瞻基非常欣賞王振身上的文人氣質,任命他爲東宮局郎,專門伺候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朱祁鎮。宮中人當面都稱呼他爲“王先生”。
朱祁鎮此時還是一個懵懂的孩子,“王先生”就這樣成了他人生中的啓蒙老師。
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啓蒙老師的影響力往往是其他人無法相比的。等到朱祁鎮當了皇帝,王振直接越過幾位比他資格老的太監,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的對皇帝的影響力不侷限在朱祁鎮個人的身上,並且通過朱祁鎮將這種影響力直接導向明朝的國政。
明宣宗臨終前爲朱祁鎮留下了五位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英國公張輔,禮部尚書胡瀅,大學士楊榮、楊浦、楊士奇。其實帝國真正的掌舵人是明英宗的祖母張太皇太后。張太皇太后是個賢德之人,在國家大事上信賴“三楊”等文臣。
明英宗即位時還是不滿十歲的孩子,不具備指定權力經紀人的資格。而此時的王振還算是個循規蹈矩的太監,時常當着“三楊”的面敦促明英宗多讀聖賢書,做個有作爲的君主。王振所做的表面工作矇蔽了很多人的眼睛,就連久歷宦海的老臣楊士奇也不僅發出感嘆:“宦官中有此賢良,真乃幸事。”
王振暗地裏大肆排斥異己,將自己的親信任命爲禁軍都督,掌控禁軍軍權。氣得張太皇太后當着明英宗以及五位“輔政大臣”的面,要將其賜死。在朱祁鎮和大臣楊士奇等人的求情之下,王振纔算逃過一劫。似乎有所預感的張太皇太后警告皇帝和衆位大臣“以後不可令他干擾國政”。
等到明英宗年齡稍長,張太皇太后已死,“三楊”也先後去位,大太監王振纔算真正迎來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