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個月有什麼用。”馮書庸搖搖頭:“在一些人眼裏,全運會對他們至關重要,他們在世錦賽不行,在國內厲害。嘿嘿,我可聽說,有些運動員出國前,省隊領導就告訴他們,悠着點,別受傷。”
這也是袁郭華當初選接力隊隊員的時候,特別要了一些有潛力,剛剛嶄露頭角的選手,直接弄到了國家隊來,在某種角度上,也就是爲了杜絕一些這方面的問題。
而在這支接力隊的籌備之初,袁郭華可以說是抗住了不小的壓力,在陳建、沈運保、楊光宗之後,還有不少老隊員,實力都不錯,但袁郭華硬是沒把這些人選進來,就是預計到了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國家隊和地方隊的博弈可是從未停過,在地方體育部門眼裏,全運會成績可就是政績。一塊金牌就意味着一頂官帽、一筆豐厚的獎金。金牌已完全變異爲指揮棒,不再圍繞如何培養人才,而是如何走“捷徑”獲取好名次。
今年是全運年,一些選手的訓練計劃,並沒有把世錦賽列入,所以到了赫爾辛基時不在狀態,他們的目標是世錦賽後面的全運會。
說起來有些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好笑,但事實上,國內田徑界甚至是整個體育界現在就真是這個情況。
後世2013年的時候,女籃一姐就曾在微博裏吐槽,當你能爲某一個地方拿到成績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讓所有的領導出面說話。當你不能打的時候,你找誰誰都不理你。
還有像中國女足,幾乎都是完全靠全運會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