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講,在世錦賽上拼老命,哪比得上在全運會上拼老命?
各個省市對全運會排名的近乎病態的重視以及互相攀比的對冠軍的重獎,讓許多運動員真就放棄了國際大賽,而死盯這國內的全運會。
像馮書庸幾個教練幾乎可以預見,這次在世錦賽比賽中一些狀態低迷的運動員,在10月舉行的全國十運會上可能就不乏高水平的發揮。
這也是國情如此,在某些角度上來說,全運會似乎涵蓋了中國體育的一切運作規律。
無論是馮書庸、袁郭華還是李志忠等人,站在這個角度都能看得明白。
事情要辯證着看,或許除了市場化程度最徹底的足球,以及國家隊集中程度最高的乒乓球,中國其他幾乎每一個體育項目,都要依賴全運會的地方投入,才能完成新人的培養和訓練。
對中國體育投入最大的,不是國家體育總局,而是各級地方政府和地方體育局,他們承載着挖掘和培養人才的任務,在進入國家隊之前,運動員出國訓練比賽的費用,多由地方體育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