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叔父去世那年,袁世凱的妻子生了一個男孩,這就是長子克定。
兩年後的光緒六年(1880年),他向督辦山東海防的慶軍統領吳長慶求情謀事。吳長慶聽說袁世凱要來,不禁有些猶豫,說:“那是袁家的不肖子孫啊!”過了一會兒,又自言自語似的說:“也好,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袁家的事情,吳長慶聽到過種種傳聞。袁世凱厭棄讀書,行爲放蕩,是人所共知的。
吳長慶本人也不那麼愛學習。他不是進士出身,而是參加淮軍以後一步步升上來的。他跟隨李鴻章出入沙場,看到讀書人在戰爭中毫無用處,非常厭惡。
摯友的遺孤袁世凱從小喜愛騎馬舞劍,吳長慶也略有耳聞。也許這樣的人反倒有出息吧。
淮軍是國家軍隊的一部分,同時又是李鴻章的私人軍隊。吳長慶指揮的軍隊叫“慶軍”,劉銘傳的軍隊叫“銘軍”,張樹聲的叫“樹軍”,都冠以個人名號。由此可見,清末軍隊已經私有化,代價是養兵費用必須由首領自己掏腰包。
“好!就讓袁家劣子當幕僚吧!”吳長慶這麼決定了。
果然,袁世凱是個值得重用的人物。吳長慶受命去朝鮮,把他編進隨員之中。
“中堂在的話,至少能比現在提前兩天或三天!”崇拜李鴻章的丁汝昌又提起他。
“還是看看登陸地點吧!哪裏好?”年輕的現實主義者袁世凱把老練的空想主義者丁汝昌叫回到現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