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嬌生慣養的袁世凱開始受到嚴格的監督和管束。他並不怕體罰,怕的是讀書。每天伏案讀書,真不如讓叔父打一頓好受些。
袁世凱次年回鄉應鄉試,名落孫山。鄉試合格,才能成爲有資格參加進士考試的舉人。他失敗了,生母和養母兩人乘機勸他與於家姑娘結婚。
十八歲的袁世凱偕新婚妻子返回北京。適逢河南一帶大旱,袁保恆被派往賑災,於是袁世凱又隨行回鄉。
光緒四年(1878年)四月,袁保恆死在河南開封。
這個毫不留情的監督者一死,二十歲的袁世凱頓時覺得如釋重負。
後來,袁世凱經常這樣說:“我好歹能讀書,能寫不太難看的字,多虧了叔父……”不過,當時他對袁保恆的死,一定抱有一種解放感。他把手邊所有的書都燒掉了。
再也用不着讀書了!
袁世凱對朋友們說:“丈夫志四海,安能鬱郁於筆硯之間,虛度歲月?”
“丈夫志四海”,是三國時期的詩人曹植的詩句。
袁世凱絲毫不喜歡讀書,對詩卻有幾分興趣。背誦四書五經,他厭煩得不得了,而喜愛的詩總是主動地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