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世凱受到兩邊父母的溺愛。他們爲他請了私塾教師。然而,正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經常逃學。
家庭教師中有一個姓曲的人,擅長拳法、馬術和其他武藝。袁世凱對讀書寫字只是應付而已,卻專心致志地跟曲先生學武藝。他十二三歲時就能騎烈馬,爲此而自鳴得意。
同治十三年(1874年)袁保慶死在南京任上。此時袁世凱十六歲,已經在江南度過五個春秋。這期間,馬新貽、曾國藩、何璟、張樹聲先後就任兩江總督。馬新貽在任上被暗殺,曾國藩也在任上病死,匆匆接任的何璟因父喪離職,於是江蘇巡撫張樹聲代行兩江總督。這是僅僅五年間的事,在袁世凱幼稚的雙眼裏會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養父袁保慶的葬禮,由他的好友劉銘傳和吳長慶主持,辦得極其隆重,他們對故友的遺屬也做了安排,袁世凱又回到項城縣。
袁世凱作爲高官顯宦的公子住在南京時,當過總督的人中,曾國藩是李鴻章的前輩,馬新貽、何璟與李鴻章是同年進士,張樹聲和李鴻章是同鄉。劉銘傳和吳長慶都是李鴻章創建的淮軍的將領,袁世凱雖然同這些人沒有直接關係,但似乎已經註定他是屬於李鴻章派系,大概明智者早就給他們這樣分羣歸類了。
養父死後,袁世凱在家鄉無所事事。堂叔袁保恆看了訓斥道:“年紀輕輕,一天到晚遊遊逛逛,成何體統?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嘍,住在鄉間,優哉遊哉,還是把你這小子送到北京去吧!”
袁保恆的弟弟袁保齡,是直隸候補道,即道員候補。袁保齡不論哪方面,與其說是官吏,毋寧說是學者。教育族中子弟,他是再適合不過的了。而且,因爲赴京應考的書生很多,袁保恒指望競爭意識能激起袁世凱的向學心。
第二年,生父袁保中去世。
這時,最爲嚴厲的袁保恆從陝甘總督左宗棠的酒泉守將升任吏部右侍郎,調到北京。
那段日子可真難熬啊!每逢想起這一時期的往事,袁世凱總是皺起眉頭。袁保恆本來就是冷若冰霜的人,再加上懷有一種族長意識,總是對族中子弟毫無顧忌地施加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