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允植後來協助日本吞併朝鮮有功,被授予爵位,但據說又因爲參與“三一”事件,被撤銷了。這件事,反倒爲他提高了聲譽。金允植著有《陰晴史》,詳細記述了“壬午軍亂”。
金允植在南別宮會見袁世凱時,曾反覆探詢:“你們怎麼辨別亂黨軍隊和普通居民?”
對於金允植所擔心的事情,袁世凱似乎毫不關心。
“不用過分擔心嘛!”他很不耐煩地答道。
利泰裏方面並無太大的戰鬥,枉尋裏方面也只是小有巷戰。雖然聽不到炮聲,槍聲卻未停息過。枉尋裏位於小東門外三百米處,兩面靠山,中間一條街,民房櫛比,這裏的亂黨軍隊有半數逃往山中,餘下的進行抵抗。
張光前的後營軍俘獲“亂黨”一百三十餘人,隨後來到的何乘鰲的正營軍俘獲二十餘人。利泰裏地區的亂黨士兵聽說清軍逼近,便一鬨而散,僅有二十餘人被俘。值得懷疑的是,所俘獲的人是否都是亂黨。有人帶着武器侵入自己的住宅區,難道就沒有男子漢挺身而出,爲保護家人而戰鬥嗎?俘虜當中肯定有些人不是亂黨。
“被俘者應該交朝鮮當局去審問。”吳長慶的幕僚張謇提議道。
“那好,讓我們審問,語言也不通,交給他們處理好了。”吳長慶表示同意。
審問以朝鮮當局爲主,結果,只有十人作爲罪犯被處刑,餘者全數釋放。至此,“壬午軍亂”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