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時,伊藤博文是宮內卿,還沒有組閣。相當於總理的是太政大臣,由公爵三條實美擔任。但是,真正的實權者是伊藤,這是人人皆知的。
廢除太政官制是在當年的十二月,同時組成了第一屆內閣。被任命爲第一任總理大臣的,自然就是伊藤博文。
日本派出最高實權者伊藤博文,清廷也以最高實權者李鴻章相迎。談判在直隸總督所在地天津舉行。
駐中國的日本公使榎本武揚自然要擔當伊藤、西鄉兩代表的助手。這時期,日本國內的領導集團分爲軟、硬兩派。伊藤博文、井上馨近於和平派,黑田清隆最爲強硬,駐北京的榎本武揚也屬於強硬派。
輔佐清方首席代表李鴻章的是吳大瀓和續昌兩人。袁世凱在家悄悄地等待着“飛電”——他認爲會委任他爲談判委員,讓他參加會談的電報很快就能飛來。但是,李鴻章認爲,在這個關鍵時刻,袁世凱不拋頭露面爲好,因爲日本方面的怨氣正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駐日本的中國公使徐承祖在密電中也提到:“日廷擬請懲辦駐韓諸華將。”
這封電報報告了東京的政治空氣。日本代表團怒氣衝衝地來到中國,如果把指揮“諸華將”的袁世凱擺在談判桌上,只會是火上澆油。
袁世凱在項城等了又等,始終沒有“飛電”傳來。
“即使我不去,那批材料也肯定會派上用場。”他只好以此來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