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叫來英艦,是一種示威行動,暗示:朝鮮被清廷拋棄了,但還有英國、日本以及俄國。
親日派在朝鮮國內有牢固的根基。巨頭金玉均雖亡命國外,但餘黨並未銷聲匿跡。而朝鮮同俄國聯繫,也是無可掩飾的事實。穆麟德在背地裏穿針引線,已經是人所共知。朝鮮暗派使節去海參崴,也已被清廷的東北官憲所察知。
朝鮮同英國的交往,一直沒公開。閔妃把英艦叫到仁川來,其意不外是向清廷表示:“不光是俄國和日本,還有……”市井流言,可能是閔妃一黨有意散佈的。
“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袁世凱苦笑了。回拜之前,他往漢城打了電報,毫不含糊地責問爲什麼不派人前來迎接。其實,他完全清楚閔妃的心思。
接到電報,朝鮮宮廷這才勉強又派出迎接使。
袁世凱對朝鮮宮廷使者說道:“我奉朝廷之命來送汝王之父,汝等竟如此簡慢褻瀆,不拘有何緣由,外觀必須鄭重嚴肅。仁川這裏有日、英等外國使館,若被他們說朝鮮簡直沒有君臣父子之情,你們不覺得羞愧嗎?”
二十幾歲的袁世凱向朝鮮內閣大臣級使者說教。
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即陽曆10月5日,星期一,袁世凱和大院君一行人進了漢城。朝鮮國王在南門外張起帳篷,迎接生父。相隔三年,骨肉相聚,本當十分高興,然而,國王的表情卻非常拘謹,他是怕得意忘形,妻子閔氏一定會惱怒。在他周圍,到處有閔氏的親信心腹,雖爲國王,卻極端害怕侍衛們向他妻子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