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鮮政府想把防谷令問題的談判移到東京,不僅是爲了迴避大石公使,也是因爲東學黨在各地興起,治安急遽惡化。
防谷令問題使朝鮮國內充滿了“日本可畏”的空氣。
在朝鮮,商人的地位極低,而日本政府居然爲商人的利益爭辯,揮舞拳頭,真意何在呢?
一般朝鮮人對日本抱着恐懼感,而宮廷的恐懼感或許更甚。庶民沒有太多可失去的東西,宮廷的人卻有很多害怕會失去的東西。
朝鮮國王及閔妃族人似乎看見,日本這樣一個恐怖對象的背後有金玉均活動着。他殺死了許多閔氏族人,逃到日本去了,這是閔妃一族念念不忘的。
他們的“日本恐懼症”,有時候也變成“金玉均恐懼症”。
“逮捕金玉均,將他引渡給朝鮮。”朝鮮政府通過全權公使和穆麟德向日本方面提出要求。日本政府不願把自己利用過的人物送進死地,同時也不能給以極爲明顯的保護,那會傷害朝鮮宮廷的感情,結果,金玉均被棄之不理了。
金玉均的遭遇很坎坷,他改名叫巖田周作,實際上是在日本政府的拘押之下。解除這種拘押是在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以後。
日本拒絕引渡,朝鮮政府便偷偷派出刺客,要刺殺金玉均。